百词典

《阴山道-疾贪虏也》

时间: 2025-04-27 14:25:09

诗句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

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

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

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

捧授金银与缣彩。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

阴山虏,奈尔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09

原文展示: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彩。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白话文翻译: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的肥水泉水真好。每当戎人送马的时候,道旁千里无一根草。草尽了泉水枯竭,马儿病重而羸弱,飞龙的踪迹只留下一具骨骼和皮肤。五十匹缣丝换一匹马,缣丝不来马儿就没了希望。养马没有用途是多么不合适,每年死伤的马匹有十六七匹。缣丝不够,女工们辛苦,疏织和短截凑成数量。藕丝和蛛网长达三丈多,回纥人说这些没有用处。咸安公主被称为可敦,远为可汗多次奏论。元和二年下了新的诏令,朝廷出金帛来酬马的价格。还命江淮地区用缣丝定价,从此不再允许疏织和短截。合罗将军长寿,捧着金银和缣彩来赏赐。谁知狡诈的敌人激起贪心,明年马匹数量竟增加了一倍。缣丝逐渐变好,马匹也逐渐增多。阴山的敌人啊,你该怎么办呢?

注释:

  • 阴山道:指阴山的道路,古代重要的军事通道。
  • 纥逻敦:为西域民族,善于骑马。
  • 戎人:指边疆的少数民族,通常为游牧民族。
  • :一种丝织品,通常指高级的绸缎。
  • 可敦:意为王后或贵妇,古代某些民族的称谓。
  • 咸安公主:唐代的公主,可能与回纥人有婚姻关系。
  • 元和二年:唐代元和年间,具体年份为公元807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常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边疆民族对汉地马匹的贪婪与掠夺,以及当时经济政策对边境贸易的影响。诗中通过对马匹与缣丝的交换描绘了边疆的生活和经济困境。

诗歌鉴赏:

《阴山道-疾贪虏也》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诗的开篇通过对阴山道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尤其是戎人送马的时刻,道旁千里无草的景象,映衬出马匹的珍贵与艰难。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马匹的病弱与困境,进一步揭示了边疆人民的苦难。

在经济层面,诗中提到五十匹缣丝才能换一匹马,显示了当时缣丝的重要性与稀缺性,以及其在边境经济交易中的地位。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叙述一个交易,更是通过此交易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对边疆人民的掠夺。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以“阴山虏,奈尔何”发出质疑,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表达了对敌人贪婪本性的不满与无力反抗的悲哀,情感深沉而富有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山道,阴山道:反复强调地点,增添诗的韵律感。
  2. 纥逻敦肥水泉好:描写阴山的水源,暗示自然环境的优越。
  3. 每至戎人送马时:引入戎人,显示交易的场景。
  4. 道旁千里无纤草:突出环境的荒凉,暗示马匹的艰难。
  5. 草尽泉枯马病羸:草枯水竭,马儿生病,展现困境。
  6. 飞龙但印骨与皮:隐喻飞龙的强健与马匹的脆弱形成对比。
  7. 五十匹缣易一匹:强调交易的不平衡,缣丝的珍贵。
  8. 养无所用去非宜:养马却没有收益,反映经济困境。
  9. 每岁死伤十六七:具体数字增强现实感,表明损失。
  10. 缣丝不足女工苦:女性劳动者的苦难,反映社会问题。
  11. 藕丝蛛网三丈馀:用料的不足与无用。
  12. 回纥诉称无用处:外族的抱怨,显示文化差异。
  13. 咸安公主号可敦:提及历史人物,增加诗的厚度。
  14. 远为可汗频奏论:展现权力与外交关系。
  15. 元和二年下新敕:时间背景,强调政策变动。
  16. 内出金帛酬马直:政府出资,显示国家对边疆的重视。
  17. 仍诏江淮马价缣:引入市场经济的变化。
  18. 从此不令疏短织:政策的具体实施,显示对生产的影响。
  19. 合罗将军呼万岁:将军的受封,反映军事高层的利益。
  20. 捧授金银与缣彩:强调权力与财富的交织。
  21. 谁知黠虏启贪心:敌人的贪婪,暗含对未来的担忧。
  22. 明年马多来一倍:交易的结果与恶性循环。
  23. 缣渐好,马渐多:经济的反复,显示复杂关系。
  24. 阴山虏,奈尔何:最后的疑问,表达无奈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龙但印骨与皮”,用飞龙隐喻强壮的马,但与马匹的弱小形成对比。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草尽泉枯”与“飞龙印骨”,增强韵律感。
  • 夸张:如“每岁死伤十六七”,突出问题的严重性。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边疆民族贪婪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反映了农民与边疆民族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力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山道:象征着边疆的艰难与挑战。
  • 缣丝:象征着财富与社会地位。
  • 马匹:象征着生计与生命的意义。
  • 戎人:象征着外部威胁与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阴山道的环境如何描绘? A. 繁茂的草地
    B. 千里无草
    C. 河流潺潺
    答案:B

  2. 在诗中,缣丝与马匹的交换反映了什么? A. 经济繁荣
    B. 交易的不平衡
    C. 文化交流
    答案:B

  3. “阴山虏,奈尔何”的意思是什么? A. 对敌人的无奈与困惑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边疆的赞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兵车行》与《阴山道》同为描写战争与边疆生活的作品,前者更注重表现百姓的苦难,而后者则侧重于经济交易与外族的贪婪。两首诗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侧重于民生问题,后者则关注边疆政策与经济。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齐雩祭歌 迎神 四 齐雩祭歌 迎神 三 齐雩祭歌 迎神 二 齐雩祭歌 迎神 一 祀敬亭山春雨 往敬亭路中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 闲坐 纪功曹中园 还涂临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周律 千金之诺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肠结尾的成语 避嚣习静 毛字旁的字 舌柔顺终以不弊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衣橐 言字旁的字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朽木不雕 不一其人 包含菩的词语有哪些 吊死问疾 走之旁的字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藻翰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