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6:36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遥远的夜晚,不知他人身在何处,仿佛在澄清的潭水中行走。
天际悠远广阔,思乡的情感愈加深厚。
外界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干扰,河水中间显得格外清澈。
想到归乡时,树叶已然变换,愁苦中只能静坐让露水滋生。
仍有汀洲上的白鹤,在夜深时分突然鸣叫。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宰相。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西江夜行》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正值深夜,面对波光粼粼的潭水,诗人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此时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西江夜行》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静谧与潭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乡氛围。首句“遥夜人何在”,引入了一个孤独的夜晚,伴随着诗人的思索,展现出人在夜色中的渺小与孤独。接下来的“澄潭月里行”,则是将这种孤独感与自然景观结合,暗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助与渺小。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在此句中,诗人用“悠悠”形容天空的广阔,暗示自己的思绪随之飘荡,思乡之情愈加浓烈。第三、四句“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则进一步强调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澄明,尽管环境安宁,但思乡之情却如潮水般涌来。
最后两句“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通过白鹤的鸣叫,点出了孤独的伴随与思念的痛楚,仿佛在提醒诗人,夜虽寂静,内心的愁苦却难以平息。整首诗如涓涓细流,绵延而至,浸润了读者的心灵。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宁静的环境中内心的孤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人对故乡的情感依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遥夜人何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切切故乡情”中的“切切”指的是:
诗中的“汀洲鹤”象征着: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江夜行》的情感与意象,体会到张九龄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