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4:39
提来电掣风千里,放下云沉月五更。
举似坐中三百众,定从何处有风生。
提起扇子,仿佛能带来千里之外的电光风暴;放下扇子,却使得云层沉重,月光在五更时分显得黯淡。
在这样的情境中,仿佛在坐中有三百众人,在这种环境下,风又从何处而来呢?
此诗中虽然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坐中三百众”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聚会的场景,暗示作者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思考。
作者介绍:吴会,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关注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某次文人聚会时所作,表达了对人群中喧嚣与自然风光的对比感受。
这首诗通过扇子这一小物件,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扇子在古代不仅用于扇风,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首句“提来电掣风千里”,形象地描绘了扇动之间,似乎可以引动千里之外的强风,生动而富有动感。而接下来的“放下云沉月五更”,则呈现了一种宁静的夜晚场景,暗示着内心的沉重与忧虑。两者的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尽管外在世界如此辽阔,内心的沉重却难以释怀。最后一句“定从何处有风生”,更是引人深思,似乎在问:在这样一个繁华却孤独的世界中,真正的生机与活力又源自何处呢?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探讨了自然与人内心的关系,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电掣”指的是什么?
“举似坐中三百众”中“三百众”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吴会的诗更侧重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