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5:18
翳翳古木荫高亭,四顾青山入望平。
积雨渐催芳草绿,初晴飘动藕花明。
参差世态心难豁,俯仰浮云眼独醒。
数点轻鸥孤屿外,忘机荡漾亦相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亭子,周围高大的树木遮蔽了阳光,四周环视青山,目光所及是一片开阔的景象。经过一场大雨,草地逐渐变得绿意盎然,初晴的天气里,藕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态,内心却难以释怀,仰望和俯视之间,浮云的变化使我感到清醒。在孤岛之外,几只轻盈的鸥鸟飞翔,随意的心情在水面荡漾,也似乎在向我招手。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涵盖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思考。尤其是“浮云”一词,常在古诗中引申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刘王则,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禅意。
此诗作于诗人游览某高亭时,或因雨后初晴,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超然台》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思考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观,古木、青山、芳草和藕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尤其在“参差世态心难豁”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的不安与思索,反映了人们在浮华世界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在诗的最后两句,轻鸥在水面上飞翔,诗人借此描绘出一种淡然自得的心态,与前面的世态纷扰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表明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复杂世态的感慨,渴望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然。
这一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生活的烦恼
C. 对世态的思考
“俯仰浮云”中“浮云”所象征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人生的无常
C. 心情的浮动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心情?
A. 忧伤
B. 安然
C. 忧愁
答案: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首诗在描绘自然时,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内心的宁静,但刘王则更关注社会的纷扰与内心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美与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