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5:21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紫案焚香暖吹轻,
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在紫色的案几上点燃了香,温暖的香气轻轻飘散开来。
清晨的广场上,摆开了席子,迎接众多英才。
没有喧哗,战士们勇敢地衔着奖牌,
而我下笔时如同春蚕在吃叶子那样专注。
家乡的贤人首先以德行来奉献,
朝廷则将爵位列入等待的公卿。
我因衰老和病痛而感到心神疲惫,
幸好有群公在此鉴别裁定,给予我支持。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以诗词、散文、词赋而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科举考试期间,表现了作者对进士考试的见解与感慨,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科举制度的依赖和对自身才能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对知识、品德和社会地位的重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一首描写科举考试场景的诗。诗的开头“紫案焚香暖吹轻”,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庄重而温暖的氛围,表示对考试的重视和对参与者的尊重。接下来的“广庭清晓席群英”,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场合的清新与活力,众多英才齐聚一堂,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诗中“无哗战士衔枚勇”,通过战士的意象,暗示了士人们在考场上的勇气与决心。再往下的“下笔春蚕食叶声”,则用春蚕专注于食叶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在写作时的专注与投入,突显了士人们在求学之路上的艰辛与努力。
“乡里献贤先德行”,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德行的推崇,强调了道德与才能的重要性,这在古代社会中尤为重要。最后的自嘲“自惭衰病心神耗”,则表现了作者的谦虚与自省,尽管身处盛会,内心却因年老体衰而感到不安,显示了人性的脆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情感深厚,既表现了对功名的渴望与对考生的祝福,也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体现了欧阳修的深邃人文关怀与对士人价值的认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对士人努力求学的赞美,以及对自身衰老的自愧与谦逊,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才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诗的氛围,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士人追求理想与道德的奋斗历程。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案”象征什么?
在诗中,春蚕吃叶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作者在诗中感到自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