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5:19
锁窗寒 咏帘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凤节妨香,鸾花薄露,簟纹铺藻。
瑶阶静拥,荡漾梦痕难扫。
偃风枝晴廊燕翻,石泉碎点金沾抱。
怅玉楼十二,银河斜挂,碧笙吹晓。
窥笑。当年少。
记高捲南薰,神仙人妙。
横街放夜,坐送千门欢闹。
想玲珑遥倚未眠,夜情密意飞不到。
待归时省识春风,窣地苔阴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梦幻色彩的夜晚场景。诗中提到凤节和鸾花,暗示着高贵和美丽;薄露洒在花上,显示出清晨的宁静。诗人描述了瑶阶上静默的拥抱,梦中的痕迹难以清扫。燕子在晴朗的廊下翻飞,石泉的水声轻轻沾湿了周围的环境。诗人感叹着玉楼的美丽,银河斜挂,晨光中传来悠扬的笙声。回忆起年轻时的快乐,想起那神仙般的南薰之夜。夜晚的街道热闹繁华,诗人坐在那里送走来往的欢笑。尽管思念着玲珑的身影,却无法传达夜晚的深情密意。待归时,希望能识得春风的气息,幽静的苔藓在夜里悄然生长。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因其诗歌中常表现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故,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锁窗寒 咏帘》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生活情趣与自然和谐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窗帘、夜晚、春风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锁窗寒 咏帘》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梦幻的夜晚场景。诗的开头,凤节和鸾花的出现,立即引起读者的注意,传达出一种高雅、精致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将环境和情感结合在一起,瑶阶的静拥与梦痕的难扫,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燕子的翻飞与石泉的轻响,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怅然的情感在“玉楼十二”与“银河斜挂”之间交织,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往日情怀的缅怀。尤其是在“记高捲南薰,神仙人妙”中,诗人回忆起青春时光的快乐与无忧,使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诗人的思绪回归到现实,期待在归来的时刻,能够感知春风的气息,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夜晚,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对时间与情感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凤节妨香,鸾花薄露,簟纹铺藻。
描述了高贵的凤与鸾花,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薄露淋漓,簟纹上铺着水草,暗示了清晨的宁静。
瑶阶静拥,荡漾梦痕难扫。
瑶阶静静地拥抱着夜的宁静,梦的痕迹却难以抹去,表现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
偃风枝晴廊燕翻,石泉碎点金沾抱。
微风轻拂,燕子在晴朗的廊下翻飞,石泉水声轻轻洒落,渲染出一种动感与生机。
怅玉楼十二,银河斜挂,碧笙吹晓。
对美丽景色的感慨,玉楼与银河的描绘增添了梦幻色彩,碧笙的晨曲令人神往。
窥笑。当年少。
回忆起年轻时的快乐与无忧,带着一丝怀旧的笑意。
记高捲南薰,神仙人妙。
想起曾经的南风与美好,表现出对那段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横街放夜,坐送千门欢闹。
描述夜晚街道的热闹,诗人静静坐在一旁,感受着外界的喧嚣。
想玲珑遥倚未眠,夜情密意飞不到。
对玲珑身影的思念,夜晚的情感却无法传达,表现了一种无奈与孤独。
待归时省识春风,窣地苔阴悄。
期待归来的时刻,能感知春风的气息,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宁静。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在细微之处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凤节妨香”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诗人通过“怅玉楼十二,银河斜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玲珑”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