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高平县》

时间: 2025-05-06 08:24:54

诗句

蚩尤食昴乘鬼车,韩国为窟秦为蛇。

韩人畏蛇渡河走,杀气吹断邯山斜。

秦鼓一击赵括死,四十万人坑黄沙。

白日忽落天地黑,鸮衔碧火来人家。

至今野土尽血色,古镞渍血生铜花。

髑髅衔恨骨不朽,千岁开口生齿牙。

秦怒垂涎急饥腹,孱赵轻搏婴其毒。

折戟沉枪铁半消,洗磨赤璺曾封肉。

冤气不绝起凄风,满眼山川无草木。

昼阴夜惨少行人,愁雨荒烟闻鬼哭。

秦兵扫荡六国尘,兵祸弗戢须焚身。

博浪金椎击不死,亡秦终是韩国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24:54

过高平县

原文展示:

蚩尤食昴乘鬼车,韩国为窟秦为蛇。
韩人畏蛇渡河走,杀气吹断邯山斜。
秦鼓一击赵括死,四十万人坑黄沙。
白日忽落天地黑,鸮衔碧火来人家。
至今野土尽血色,古镞渍血生铜花。
髑髅衔恨骨不朽,千岁开口生齿牙。
秦怒垂涎急饥腹,孱赵轻搏婴其毒。
折戟沉枪铁半消,洗磨赤璺曾封肉。
冤气不绝起凄风,满眼山川无草木。
昼阴夜惨少行人,愁雨荒烟闻鬼哭。
秦兵扫荡六国尘,兵祸弗戢须焚身。
博浪金椎击不死,亡秦终是韩国人。

白话文翻译:

蚩尤驾着鬼车,像在吃昴星,韩国如同洞穴,秦国如同毒蛇。
韩人畏惧毒蛇,过河逃跑,杀气吹断了邯山的斜坡。
秦国的鼓声一响,赵括便死去,四十万人的尸体堆满了黄沙。
白天突然变黑,鸮鸟衔着碧绿的火焰飞向人家。
直到今天,野地的土壤都染上了血色,古老的箭头浸透了鲜血,生出了铜花。
骷髅衔着仇恨,骨头不朽,千年后仍开口长出牙齿。
秦国愤怒,急切地垂涎饥饿的肚子,孱弱的赵国轻易地被毒死。
折戟沉枪,铁器半数消失,洗磨的赤色石头封住了肉体。
冤屈的气息不断升起,悲凉的风中,山川满目苍凉,无草木生长。
白天阴暗,夜里凄惨,行人稀少,愁雨和荒烟中听见鬼哭。
秦军扫荡六国的尘埃,战争的祸害无法遏制,必须用生命去焚烧。
博浪的金锤虽未能击死,然而亡秦的结局终究是韩国人的事。

注释:

  • 蚩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战争之神,象征着战争与冲突。
  • :指昴星,古代天文学中的一颗星星。
  • 邯山:古代地名,现今河北邯郸。
  • 赵括: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以愚蠢著称,因其领导的战斗失败而著名。
  • 博浪金椎:指的是汉初的反秦英雄,象征着反抗与斗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复,宋代诗人,生活在战乱和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 创作背景:诗写于对高平县的游历中,展示了历史战争带来的伤痛与血腥,呼应了李复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过高平县》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悲壮情怀的古诗,李复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与人们的苦难,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首联的蚩尤与昴星的形象,既象征着古代战争的残酷,也预示着人类对战争的无奈与恐惧。接下来的描写,关于韩国人畏惧毒蛇、秦国的残暴,以及赵括的死,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出战争所带来的无尽悲剧。

诗中多次提到“血色”、“冤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沉痛思考。最后的“亡秦终是韩国人”,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当下的警示,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重蹈覆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蚩尤食昴乘鬼车:描绘战争的神秘与凶狠。
    • 韩国为窟秦为蛇:暗示国家之间的敌对与压迫。
    • 韩人畏蛇渡河走:表现人民在战争中的恐惧与无奈。
    • 杀气吹断邯山斜:形象化战争的残酷,造成的伤害。
    • 秦鼓一击赵括死:历史人物悲剧的象征。
    • 四十万人坑黄沙:战争的惨烈,表现出人数的庞大。
    • 白日忽落天地黑:象征战争带来的黑暗与绝望。
    • 鸮衔碧火来人家:暗示战争对家庭的破坏。
    • 至今野土尽血色:历史遗留的伤痛依然存在。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白日忽落天地黑”,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战争的反思,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剧,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警示。诗人在悲惨的历史中寻找人性的光辉,借古讽今,提醒后人珍惜和平。

意象分析:

  • 血色: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死亡与痛苦。
  • 骷髅:代表历史的沉重与无情。
  • 毒蛇:象征敌对、叛逆和战争的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蚩尤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自然
    • D. 知识
  2. 赵括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智慧
    • B. 愚蠢
    • C. 勇敢
    • D. 胆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战乱中的家国情怀。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反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与李复的《过高平县》:两首诗在情感表现和历史背景上有相似之处,均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历史与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寒食二首 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 奉题付珠二首 其二 杂咏一百首·班婕妤 春寒二首 郊行 哭裘司直 六和 长相思·惜梅 揽镜六言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若无睹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鸟字旁的字 凤犀簪 田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一字长蛇阵 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丧权辱国 豆分瓜剖 吴带当风 色字旁的字 一清二楚 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季常之癖 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