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21
原文展示: 江南好,绣帅出针神。雾鬓湘君波窈窕,云幢大士月空明。刻画类天成。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美好,绣花的技艺如神一般出色。雾中的湘君如波般婀娜多姿,云中的大士在空中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那种刻画的技艺仿佛是自然生成的。
注释:
典故解析: “湘君”典出于《楚辞》,古代常用来指代美好的女子,寓意柔美而动人;“大士”常指佛教中的菩萨,象征着慈悲与智慧。这些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的文化底蕴和意象的丰富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良弼,号惭愧,明末清初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尤其在山水诗和咏物诗方面成就卓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清之际,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历史时期。吴伟业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诗歌表达对故乡江南的眷恋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好”开头,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热爱。接着通过“绣帅出针神”描绘了江南的传统工艺,展现出一种精致与灵巧的艺术美感。紧接着对湘君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江南女子的柔美与优雅,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以“刻画类天成”总结,强调了这种美的自然与和谐,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境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江南特有的氛围,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吴伟业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情怀,更表达了对生活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吴伟业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君”指代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美丽的女子 C. 传统节日
诗中“刻画类天成”意指: A. 画作技巧高超 B. 自然景物的完美 C. 艺术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江南春》作对比,吴伟业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艺术描写,而杜甫则强调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文的深邃。两者都反映了对江南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具灵动与轻快,后者则充满了沉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