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2:55
感皇恩 其二
作者: 陈维崧〔清代〕
记趁过江船,远帆疑豆。
北固喧豗怒涛吼。
江山如此,消得几场诗酒。
举杯遥酹取,黄公覆。
水云轇葛,阳阴杂糅。
奇石成狮破空走。
竹林僧老,坐我秋林闲昼。
半枝邛竹杖,如人瘦。
回忆乘船渡江,远处的帆船像豆子一样小。
北固山上,波涛汹涌,吼声震天。
这样的江山,消磨了多少诗酒的时光。
举杯遥祝黄公覆的安康。
水面上云雾缭绕,阴阳交错。
奇石如狮,破空而过。
竹林中的老僧,坐在我秋日的林间,悠闲自得。
一根半截的邛竹杖,瘦得像人一样。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60-1730),字梦阮,号澹庐,清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表现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感皇恩 其二》是陈维崧以个人情感为主线,通过对江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开篇以“记趁过江船”引入,瞬间带我们进入了江边的情景,远方的小帆船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渺小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北固山的波涛汹涌,表现出自然的威严与壮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波澜起伏。
“江山如此,消得几场诗酒”,此句更是将个人的生活与壮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虑。他举杯遥祝黄公覆,既是对友人的祝愿,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寄托。在诗的后半部分,竹林中的老僧坐于闲逸之际,显得安详与自在,形成与前面的波涛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半枝邛竹杖,如人瘦”,以竹杖的瘦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慨,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远帆疑豆”是用来形容什么?
“北固喧豗”指的是什么?
“半枝邛竹杖,如人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