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楼令》

时间: 2025-05-06 02:53:43

诗句

浅草乱山稠。

惊沙黑水流。

好春光,只似穷秋。

刚得一枝花到眼,经雨打,又还休。

遥忆小红楼。

玉人楼上头。

月溶溶,催和香篝。

肯信东风欺绝塞,都不许,把春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43

原文展示

南楼令
作者:高士奇

浅草乱山稠。惊沙黑水流。
好春光,只似穷秋。
刚得一枝花到眼,经雨打,又还休。
遥忆小红楼。玉人楼上头。
月溶溶,催和香篝。
肯信东风欺绝塞,都不许,把春留。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杂草丛生的山间,惊动的沙尘与黑水奔流不息。
这美好的春光,犹如穷秋所剩无几。
刚刚看到一枝花开,经过雨打,又不再盛开。
远远回想那小红楼,楼上有位美人。
月光皎洁,催促着香篝的燃烧。
怎能相信东风会欺骗绝塞,不允许春天停留。

注释

  • 浅草:生长在山间的杂草,形容景色的杂乱。
  • 惊沙黑水流:形容沙尘和水流急促而混乱的场景。
  • 好春光,只似穷秋:春光美好,但似乎已经接近秋天的尾声,表示时光流逝之快。
  • 经雨打,又还休:花朵经历了雨打后,便凋谢了。
  • 遥忆小红楼:思念那座小红色的楼房。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 月溶溶:形容月光柔和、明亮。
  • 香篝:香篝灯,说明夜晚的温馨与浪漫。
  • 东风欺绝塞:东风欺骗了边塞的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士奇(1645-1723),清代诗人,字浩然,号白云山人,生于福建,后居于北京。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春秋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词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人、往事的缅怀。

诗歌鉴赏

《南楼令》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的诗词。诗人在开篇通过“浅草乱山稠”描绘出一幅杂乱的自然景象,接着用“惊沙黑水流”来传达一种急促与不安的氛围,从而引出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接下来的“好春光,只似穷秋”则是对春光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刚得一枝花到眼”体现了诗人对花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然而“经雨打,又还休”则诉说了花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象征着人世间的美好短暂。诗人在“遥忆小红楼”中,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楼上的“玉人”不仅是对美人的赞美,也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最后一句“都不许,把春留”更是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抗争,令整首诗在温婉中透出一丝悲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浅草乱山稠”:描绘出自然的繁杂,暗示事物的复杂。
    • “惊沙黑水流”:表现出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
    • “好春光,只似穷秋”: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感叹。
    • “刚得一枝花到眼,经雨打,又还休”: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遥忆小红楼,玉人楼上头”: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 “月溶溶,催和香篝”:营造出一种温柔浪漫的夜晚氛围。
    • “肯信东风欺绝塞,都不许,把春留”: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好春光,只似穷秋”将春光与秋天进行对比,增强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
    • 拟人:“月溶溶,催和香篝”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遥忆小红楼,玉人楼上头”,加强了诗句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瞬息万变。
  • :代表美好的事物,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小红楼:代表着过往的美好记忆与情感寄托。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东风: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希望,却因无常而令人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浅草乱山稠”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 A. 美丽的春天
    • B. 杂乱的自然景象
    • C. 寂静的夜晚
  2. “好春光,只似穷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C. 对花的赞美
  3. “遥忆小红楼”中的“玉人”指的是?

    •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花
    • C. 一座楼房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高士奇与李白的作品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高士奇的写法更加细腻,情感更加内敛;李白则常常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主题上都关注春天与生命的短暂,但表达手法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坐和韵 外舅庄子尚生辰 同祝子权游虎邱 题赵有翼丛桂小山 题章伯深臞怪图 题吴氏旷远亭 题大明寺 提举生辰 唐大夫生辰 泰兴道本上人少时颇留意诗律已而遍历诸方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皿字底的字 吹花嚼蕊 附记 采字旁的字 唯利是趋 下榻留宾 无边无限 包含旟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包含昨的词语有哪些 冗阘 孤寝 状纸 来者勿拒 言语路绝 乛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