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1:09
南楼令 秋夜与阶青弟作
有意听疏砧。悠悠客思深。
笑年来每逐征尘。千里家山清夜梦,
天际月,最关情。
金粟认前身。心如秋水明。
绕东篱戏扑流萤。
漫擪玉箫吹古怨,惊宿鸟,振双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独自一人在南楼上,听着疏落的敲击声,思绪万千。回想起过去在征途上漂泊的日子,心中满是对故乡的眷恋。千里之外的家乡,在清冷的夜里,梦中仍然萦绕。天边的明月,最能够触动我的情感。金色的稻穗让我想起前身的经历,心情如同秋水般明晰而清澈。绕着东篱,玩耍着扑打流萤。随意地拿起玉箫,吹奏着古老的怨曲,惊起夜宿的小鸟,振动着它们的双翅。
俞庆曾,清代诗人,生于雍正年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深受文人喜爱。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与友人阶青弟一同作诗,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感慨。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更多地反映出对家国的忧虑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南楼令 秋夜与阶青弟作》无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诗人在秋夜的静谧中,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于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有意听疏砧”,即通过声音引发思绪,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夜深人静,只有那轻微的砧声伴随着诗人的思绪,让人不禁感到一种落寞。
“笑年来每逐征尘”,则回顾了过去的岁月,诗人以“笑”字引入,仿佛是在自嘲,岁月的流逝与漂泊,虽历经风霜,却仍带有一丝轻松的态度。接下来的“千里家山清夜梦”,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家乡的山水在梦中依旧清晰可见,显示出故乡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绕东篱戏扑流萤”,在平静之中透露出一丝生动,流萤的舞动仿佛是对生命的赞美。而最后两句“漫擪玉箫吹古怨”,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古曲的悠扬与夜鸟的惊起,交织成一幅诗意的画面,令人感慨万千。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的反思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
诗中“有意听疏砧”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千里家山清夜梦”中的“千里”意指:
诗中“心如秋水明”意味着: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俞庆曾的《南楼令》更关注于个人的思绪与自然的结合,而李白则更注重对月亮的直接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方式各有不同,俞庆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宁静的夜晚,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情感传达了对月亮的崇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