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2:59
都中书怀呈滕仁伯秘监
作者:戴复古 〔宋代〕
北风朝暮寒,园林日萧条。
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
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
无地可躬耕,无才仕王朝。
一饥驱我来,骑驴吟灞桥。
通名丞相府,数月不见招。
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
索米长安街,满口读诗骚。
时人试静听,霜枝啭寒蜩。
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
北风早晚都带着寒意,园林中的景色愈加萧条。
如果不是像松柏那样挺拔,哪有树叶不随风飘摇呢?
身穿儒衣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生活在窘迫的巷子里,只有箪瓢为伴。
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没有才能在朝廷中任职。
一阵饥饿驱使我来到这里,骑着驴子吟咏在灞桥边。
我名声在外,曾通达丞相府,然而数月来未见邀请。
想要登上五侯之门,并非光靠白皙的牙齿和细腰。
向长安街索要米粒,口中满是诗歌的骚动。
当今人们试图静下心来,听那霜枝上啼叫的寒蝉。
如果能让人听得开心,何必奢求如箫韶般的动听呢?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无闷,晚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身世之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身处困境时,表达了对仕途不得志的无奈与失落,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都中书怀呈滕仁伯秘监》是一首充满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对理想的渴望的诗作。诗中,北风的寒冷和园林的萧条不仅描绘了外在环境的凄凉,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望。通过“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的比喻,诗人表明了在逆境中,只有像松柏那样挺立的品格才能抵挡风雨,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下来,“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一句,诗人用“儒衣”来代表自己的身份,经历的艰辛则反映了士人的无奈与困境。在“无地可躬耕,无才仕王朝”中,诗人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与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的苦涩。
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求仕的艰辛与不易,“骑驴吟灞桥”透露出一种不屈的态度,而“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则鲜明地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的清醒认识。最后以“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结束,展现出一种对音乐之美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坚持自我的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松柏”象征什么?
诗人骑驴吟咏是在表达什么情感?
“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讽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