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时间: 2025-05-10 06:02:13

诗句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

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

尤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

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屈膝穹庐当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见形势。

形势从来只如此,几年待得天时至。

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忘却前朝耻。

臣今未暇论规恢,胡虏已忘何虑哉。

中原旷地无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莱。

北方苦饥民骨立,万一东来窃吾粟。

边头诸州无铁壁,供问谁能备仓卒。

请朝廷厉精兵,择良将。

办多多,策上上。

更选人材,老练通达。

分守要冲,讲明方略。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

坐令国势九鼎重,所赖君心一点明。

长笺奏彻龙颜悦,继言臣愚进此说。

言虽甚鄙用甚切,宸断必行天下福,勿谓儒生论迂阔。

臣之肝胆与人别,读书岂为文章设。

王师若出定中原,玉堂敢草平羌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2:13

原文展示: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
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
尤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
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屈膝穹庐当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见形势。
形势从来只如此,几年待得天时至。
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忘却前朝耻。
臣今未暇论规恢,胡虏已忘何虑哉。
中原旷地无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莱。
北方苦饥民骨立,万一东来窃吾粟。
边头诸州无铁壁,供问谁能备仓卒。
请朝廷厉精兵,择良将。
办多多,策上上。
更选人材,老练通达。
分守要冲,讲明方略。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
坐令国势九鼎重,所赖君心一点明。
长笺奏彻龙颜悦,继言臣愚进此说。
言虽甚鄙用甚切,宸断必行天下福,勿谓儒生论迂阔。
臣之肝胆与人别,读书岂为文章设。
王师若出定中原,玉堂敢草平羌策。

白话文翻译:

禁城的鸡鸣声响起,金门打开,
起居舍人带着奏疏前来。
榻前奏上十万字,
清楚地写出了忠义之情。
我恭敬地低头,心中惶恐,臣子昧于生死,
敢于记录天下大事。
百年间河洛地区被胡人侵犯,
我心中满是对东南一隅的愤恨。
夷甫等人责备我未能报答,
志士因此愁眠难安,剑锋落下。
天意未能回应,事情难以举起,
乡里一试却成千般错误。
尤羊频年自相残杀,
盛衰大抵由天命。
昨晚我接到命令出疆时,
自期去后必无归。
屈膝在穹庐下愤怒而死,
天命孤忠半路折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
在中流击楫书写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
略望江淮见未来形势。
形势从来如此,
几年才能等到天时。
朝廷为了保全万全,
往往忘却前朝的耻辱。
我现在没有时间谈论国策,
胡虏已经忘却何忧虑。
中原广袤无人治理,
政权恐怕英雄会埋没。
北方百姓饥饿,骨头都立起来,
万一敌人东来窃取我们的粮食。
边疆各州没有铁壁,
请问谁能备战仓促?
请朝廷精锐兵力,
择良将,
准备充分,策划周详。
要选拔有才干的人,老练通达。
分守要塞,讲明策略。
一个贤者可以筑起万里城,
一人可挡百万敌兵。
国势虽重,
却仰赖君主明智之心。
长笺奏上,龙颜悦目,
接着我愚弄地进言此事。
言语虽鄙陋却十分切合,
宸断必行天下之福,
不要说儒生论调迂腐。
我的肝胆与他人不同,
读书岂是为了文章的安排。
王师若出征必定定中原,
我敢在玉堂草拟平羌策。

字词注释:

  • 禁城:指皇宫,表示朝廷的中心。
  • 金门:指皇宫的大门,象征权力的象征。
  • 起居舍人:古代官职,负责日常起居的官员。
  • 榻前:在床前,指诗人家的环境。
  • 忠义怀:忠于国家、义于人民的情怀。
  • 夷甫:指指责诗人的人,可能是指某些士人。
  • 胡虏:指外敌,通常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 玉堂:指皇宫或大臣的官邸。

典故解析:

  • 河洛:古代指代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常用于象征汉民族的根。
  • 一贤可作万里城:表达单个优秀的人才可以保卫国家。
  • 长江水:象征诗人胸怀壮志,愿为国家效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北宋词人及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发忠诚于国、忧患意识及士人的理想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嘉定年间,正值南宋面对外敌压力,诗人在此时通过诗歌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朝廷的忠告,力求挽救国家危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南宋政局的深刻反思与思考。开篇即以“禁城鸡唱金门开”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背景,紧接着通过“起居舍人携疏来”的描写,表明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表现出诗人对忠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形式上,诗词运用了丰富的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气势。诗中多次提及“忠”、“义”,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责任,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诗人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表达出一位忠臣的无奈与愤懑,令人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篇描绘出禁城的鸡鸣声,象征着清晨的开始,开启了一天的政务。
    • “榻前一奏一万字”显示出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愿意用自身的忠诚与智慧为国家效劳。
    •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对北方胡人侵扰的愤懑,突显国家危机感。
    •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直接呼吁朝廷加强国防,选拔良将,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关怀与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是对士人责任的极力强调,展示了个人的力量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 主题思想

    • 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忠义的执着追求,强调了士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象分析:

  • 禁城:象征着权力与统治的中心。
  • 长江水:代表着壮志与豪情,表达了诗人愿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决心。
  • 剑锋:象征着忠义志士的决心与未得施展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夷甫”是指什么?

    • A. 外敌
    • B. 指责诗人的人
    • C. 志士
    • D. 皇帝
  2. 诗中提到的“长江水”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忠诚
    • C. 壮志
    • D. 乡愁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对国家的忧虑与忠诚
    • C. 自然景观
    • D. 家庭关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在国家动乱时期的忧虑与希望,但更侧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戴复古则更为直接地表达对朝廷的忠告与国家命运的强烈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精华》: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与生平。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李相之观溪涨二首 其一 三瑞堂 宿大龙山寺赠海上人 登宁和岭 过妙缘寺听怀上人琴 黄岩道中 题景思水芝亭 题灵石寺并简景思 过瑞岩寺示胜上人 宿佛窟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小见大 迥隔霄壤 黄字旁的字 见羹见墙 包含冰的词语有哪些 开天辟地 建之底的字 车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搜阅 停瞋息怒 随波漂流 士穷见节 尚书郎 門字旁的字 组件 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