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祝英台近》

时间: 2025-08-09 21:29:02

诗句

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潇洒?

桂影徘徊,白雪粲檐瓦。

故乡渺渺青山,茫茫绿水,又争柰、流年如泻。

嫩凉夜,尚有萱草馀花,芳菲绕台榭。

铜篆香残,绛蜡散轻灺。

谩说花解忘忧,忧多花少,更不分、被风吹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1:29:02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作者: 刘基 〔元代〕

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潇洒?
桂影徘徊,白雪粲檐瓦。
故乡渺渺青山,茫茫绿水,又争柰流年如泻。
嫩凉夜,尚有萱草馀花,芳菲绕台榭。
铜篆香残,绛蜡散轻灺。
谩说花解忘忧,忧多花少,更不分被风吹谢。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云烟渐渐消散,露珠轻轻落下,星河和夜色一起洒落?
桂花的影子徘徊,白雪映照着屋檐瓦片。
故乡的青山显得渺小,茫茫的绿水中,流年又何尝不是如同倾泻而下?
在这温凉的夜晚,依旧有萱草的余花,芬芳缭绕着台榭。
铜篆的香气渐渐消散,红烛的光辉轻轻暗淡。
空说花儿可以解忧,然而忧愁多于花儿,何况被风吹得凋谢。

注释:

  • 翠烟:指青翠的烟雾。
  • 珠露:露水如珠,形容露水晶莹剔透。
  • 星汉:指星空,常用来形容夜空的浩瀚。
  • 桂影:桂树的影子,象征着月亮和清秋。
  • 萱草:萱草有“忘忧草”之称,传说可解忧。
  • 铜篆:古代用铜制成的香篆,指熏香的器具。
  • 绛蜡:红色的蜡烛,指点燃的蜡烛。

典故解析:

“花解忘忧”出自古代诗词中对花的寄托,常被用来表达希望借助花草来忘却烦恼的意象。萱草被称为“忘忧草”,寓意着希望能忘却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元代诗人、政治家,因其政治才能与文学成就被后世所铭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刘基经历人生变迁、身处动荡时期,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年无尽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翠烟收,珠露下”描绘出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而后“桂影徘徊,白雪粲檐瓦”则引入了秋天的气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诗中反复提到的“故乡”、“青山”、“绿水”,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清新渐变为淡淡的忧伤,尤其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对花的描写,既是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也是对自身忧愁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感叹花少而忧多的同时,更加突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烟收,珠露下:描绘了清晨翠绿的烟雾逐渐散去,露水如珠般滴落,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2. 星汉共潇洒?:提问式的语句,表现诗人对星空的赞美,暗示夜晚的美丽与宁静。
  3. 桂影徘徊,白雪粲檐瓦:桂花的影子在徘徊,白雪照耀着屋檐,象征着秋冬的交替,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故乡渺渺青山,茫茫绿水:描绘故乡的青山与绿水,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5. 又争柰流年如泻:感叹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逝,流年无情。
  6. 嫩凉夜,尚有萱草馀花:在温凉的夜晚,依旧有萱草的余花,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7. 芳菲绕台榭:花香缭绕在台榭周围,描绘出一种诗意的生活场景。
  8. 铜篆香残,绛蜡散轻灺:香气与烛光渐渐消逝,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9. 谩说花解忘忧:空谈花草能解忧,实际上忧愁远比花儿来得多。
  10. 忧多花少,更不分被风吹谢:忧愁多于花儿,且花儿也经不起风吹雨打,最终凋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作珠子,形象生动。
  • 拟人:桂影徘徊,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翠烟收,珠露下”,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流年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人对生命与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翠烟:象征着清新与希望。
  • 珠露:象征着纯净与美好。
  • 桂影:象征着思乡与秋的气息。
  • 萱草:象征着忘忧与美好的希望。
  • 铜篆香:象征着温馨与逝去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桂影徘徊”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思乡
    • B. 忧伤
    • C. 和平
  2. “铜篆香残,绛蜡散轻灺”中“绛蜡”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蜡烛
    • B. 香料
    • C. 水果
  3. 诗中提到的“忧多花少”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忍耐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刘基则更加细腻与感伤,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基年谱与生平研究》

以上是对《祝英台近》的全面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口官舍 杂咏一百首·管辂 病后访梅九绝 四叠 麦斜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 其二 挽顾君任粹二首 同孙季蕃游净居诸庵 池上对月五首 杂咏一百首·婴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贫嘴恶舌 自字旁的字 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烦心倦目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心归向 狱舍 卤字旁的字 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神弩 五司 撒娇卖俏 智均力敌 鸟字旁的字 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趙面 包含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