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4:18
隐华灯,窥绣闼,生小水云活。根化红心,若意肯趋热。草间也有微光,照他青史,浑不借天边圆月。翠帘揭。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西北楼高,飞梦画堂阔。轻罗小扇无情,欺侬漂泊,待秋冷有人抛撇。
在华灯隐约的光影下,窥视着绣花门,似乎看到了小水中流动的云影。根植于心中的红色情感,若是能够主动趋向热情。草丛中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那段青史,却完全不借助天边的圆月。翠色的帘子被揭开。昨夜在银河中,星影时明时灭。西北的高楼,梦境飞扬,画堂显得宽广。轻薄的罗扇毫无情意,欺骗着我这个漂泊的人,等待着秋凉时有人将我抛弃。
作者介绍:蒋敦复(1833-1894),字士铨,号如皋,晚号无言。清代诗人、书法家,擅长诗文,尤以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风格清新而细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挣扎与情感孤独。
诗歌《祝英台近三首 其一》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与孤独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隐华灯,窥绣闼”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似乎是一个人在夜色中思念着远方的爱人。接下来的“生小水云活”则展现了内心情感的流动与变化,诗人用小水中的云影来象征那一份若隐若现的情感。
转而提及“草间也有微光”,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也暗示着在困境中仍然存在希望与光明。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在“浑不借天边圆月”中得以体现,似乎在说无论如何,过去的美好似乎无法再现。
后半部分提到“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高楼与宽广的画堂则象征着心灵的追求与梦想的渴望,而“轻罗小扇无情”则对比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对温暖的渴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爱情、孤独及人生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个体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隐华灯”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轻罗小扇无情”来表达什么?
“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中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