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惠昌上人》

时间: 2025-05-02 22:21:32

诗句

半岩开一室,香穟细氛氲。

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讲疏,经诵梵书文。

好是风廊下,遥遥挂褐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1:32

原文展示:

题惠昌上人
半岩开一室,香穟细氛氲。
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讲疏,经诵梵书文。
好是风廊下,遥遥挂褐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半岩之中的僧人的生活环境。半岩开出一间小室,周围飘散着香气,细腻的烟雾弥漫着。石头上流淌着秋水,月光下的夏云轻轻漂浮。僧人在这里持律讲解经典,诵读着梵文书籍。最美的是在风的廊道下,远远地挂着一条褐色的裙子。

注释:

  • 半岩:指半个山岩,形容环境的幽静。
  • 香穟:指香气,穟可理解为细微的气味。
  • 漱秋水:意为用秋天的水来漱口,象征清凉和宁静。
  • 律持:持有律法,指僧人遵循佛教戒律。
  • 经诵:指诵读佛教经典。

典故解析:

“惠昌上人”可能指的是著名的高僧,受人尊敬,诗中描绘的环境象征了隐逸的理想,反映出佛教文化在唐代的影响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往往描绘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张祜游历或居住于某个山水幽深之地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高僧风范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禅意的环境。开头的“半岩开一室”便为整首诗设置了一个幽静的场景,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香穟细氛氲”更是通过感官的细腻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个充满香气与灵气的空间中。水流与月光的意象交织,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的后两句则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写,传达了深厚的佛教文化气息。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哲理的理解,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岩开一室”:描绘隐居环境,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2. “香穟细氛氲”:通过香气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感觉。
  3. “石上漱秋水”:象征清凉、洁净,体现出自然的宁静。
  4. “月中行夏云”:月光与夏云的结合,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美。
  5. “律持僧讲疏”:形象展示了僧人的生活,强调佛教文化的重要性。
  6. “经诵梵书文”:表现出修行的认真与专注。
  7. “好是风廊下”:描绘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增加了生活的安逸感。
  8. “遥遥挂褐裙”:最后一句以褐裙点缀,带来了一丝人情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月、香气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意象分析:

  • 岩石:象征稳定与安静的庇护所。
  • 香气:代表着宁静、清新,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 秋水:象征着清澈与冷静。
  • 夏云: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半岩开一室”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热闹的市集
    • B. 幽静的隐居地
    • C. 繁华的街道
    • D. 繁星的天空
  2. “香穟细氛氲”中“香穟”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
    • B. 香气
    • C. 清水
    • D. 书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与思考的向往。
  • 《山中问答》(王维):对隐居生活的描绘,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王维):描绘山水之美,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强调了自然环境对身心的影响,但张祜的作品更注重佛教文化的渗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张祜研究》

相关查询

纸帐 夜书所见 游园不值 江梅 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其二 范才元道中杂兴 渔家傲 其三 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 水调歌头(陪福帅宴集口占以授官奴) 奉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粮尽援绝 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偶尔 瑰意琦行 甘字旁的字 包含缮的词语有哪些 破涕为笑 吊拷棚扒 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水不扬波 人穷嘴碎 户字头的字 殳字旁的字 英侃 卤字旁的字 枪刀剑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