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6:20
李谟笛
作者: 张祜〔唐代〕
平时东幸洛阳城,
天乐宫中夜彻明。
无奈李谟偷曲谱,
酒楼吹笛是新声。
我平时常常去洛阳城,
在天乐宫中夜晚显得格外明亮。
可惜的是李谟偷了乐曲的谱子,
在酒楼上吹奏出新的旋律。
李谟在诗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行为(偷曲谱)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音乐创作的复杂态度,既有对创新的追求,也有对盗版行为的批判。
作者介绍:张祜,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擅长五言绝句。他的诗风清新明快,常以生活琐事和音乐为题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祜常游历洛阳时,反映了他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李谟行为的不满,体现了士人对于艺术盗用的道德观念。
《李谟笛》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诗人在洛阳城的夜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乐场景。诗的开头“平时东幸洛阳城”引入了诗人游玩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洛阳的眷恋与向往。接着“天乐宫中夜彻明”描绘了天乐宫的夜晚,乐声响彻、灯火辉煌的景象,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然而,诗的转折在于“无奈李谟偷曲谱”,李谟的偷窃行为让这美好的场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表现了诗人对音乐创作的尊重和对盗用行为的反感。最后一句“酒楼吹笛是新声”则又回归到乐声的主题,尽管李谟的行为不当,新的旋律依然在酒楼中响起,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深思。整首诗在描绘音乐的美好与对不正当行为的反思中,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盗用行为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的尊重与对道德的坚持。
诗中提到的音乐家是谁?
A. 张祜
B. 李谟
C. 白居易
诗的背景地点是哪里?
A. 长安
B. 洛阳
C. 杭州
诗人对李谟的行为持什么态度?
A. 支持
B. 无奈
C. 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