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6:30
出塞
峰火照甘泉,刁斗出祁连。
锦车冲鸟穴,翠眊度鸡田。
高柳分斜月,长榆合远天。
交河冰正结,心断玉门前。
出塞
山峰上的火光照亮了甘泉,边防的号角声从祁连山传出。
华丽的车队冲出鸟穴,翠绿的烟雾飘过鸡田。
高高的柳树分开了斜斜的月光,长长的榆树与遥远的天空相接。
交河的冰正在结冰,我的心情在玉门关前断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之,号止庵,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以诗词、散文见长。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常以豪放、壮丽著称。
创作背景: 《出塞》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边境多有战乱,作者借此诗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出塞》通过描绘北疆的壮丽景色与严酷环境,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悲凉的气氛。全诗以“峰火照甘泉”开篇,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感;接着“刁斗出祁连”,进一步强调了战士出征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锦车冲鸟穴”描绘了出征车队的华丽与荒凉的对比,展现了繁华背后的孤寂。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细腻,柳月、榆天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渴望。最后两句“交河冰正结,心断玉门前”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冰封的河流与断裂的心,体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壮丽景色的热爱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这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壮丽与艰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峰火照甘泉”中的“峰火”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门”象征着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出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但杨慎更加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离别的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欣赏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边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