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7:46
皇天祐我宋,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李,王陈踵经纶。
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纯。
文靖有雅量,风云际熙辰。
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
先生轶前驾,学力欺孟荀。
平生事靖退,墨头自要津。
群小竞狐媚,佳兵媒其身。
挺然出正论,玉色垂大绅。
银台凛风驳,世仰凤与麟。
直道志丘壑,通涂辍枢钧。
岂为一己计,宁牧千里民。
泉山号大郡,氓贾甲七闽。
以宽则容奸,急则鳏寡颦。
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
孰疾不得医,孰屈不得伸。
餐药置左右,砂芹不再陈。
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
巍巍百雉堞,楼橹俄一新。
海壖亦有学,穷邑增廪囷。
百废已具举,一毫不惊尘。
此特以迹言,孰识襟怀春。
下士有一善,不啻连城珍。
斯民有一隐,不啻闻频呻。
遂令无远迩,士民尽归仁。
四海望霖雨,行当趋紫宸。
皋夔踵高躅,岂特诸子伦。
某也未闻道,一官尝苦辛。
蹉跎二纪馀,抱志几郁湮。
得宰山水县,低头抚凋贫。
连岁田少收,输殿不见嗔。
顷年有疑狱,口讷愧訚訚。
高明一垂照,三囚脱死濒。
缪政了无术,教条每知遵。
罪戾惧不免,荐扬果何因。
感恩方激切,归辕遽攀轮。
焦桐既蒙盼,寿或柏与椿。
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7:46
《送邹给事》
作者:陈宓(宋代)
皇天祐我宋,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李,王陈踵经纶。
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纯。
文靖有雅量,风云际熙辰。
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
先生轶前驾,学力欺孟荀。
平生事靖退,墨头自要津。
群小竞狐媚,佳兵媒其身。
挺然出正论,玉色垂大绅。
银台凛风驳,世仰凤与麟。
直道志丘壑,通涂辍枢钧。
岂为一己计,宁牧千里民。
泉山号大郡,氓贾甲七闽。
以宽则容奸,急则鳏寡颦。
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
孰疾不得医,孰屈不得伸。
餐药置左右,砂芹不再陈。
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
巍巍百雉堞,楼橹俄一新。
海壖亦有学,穷邑增廪囷。
百废已具举,一毫不惊尘。
此特以迹言,孰识襟怀春。
下士有一善,不啻连城珍。
斯民有一隐,不啻闻频呻。
遂令无远迩,士民尽归仁。
四海望霖雨,行当趋紫宸。
皋夔踵高躅,岂特诸子伦。
某也未闻道,一官尝苦辛。
蹉跎二纪馀,抱志几郁湮。
得宰山水县,低头抚凋贫。
连岁田少收,输殿不见嗔。
顷年有疑狱,口讷愧訚訚。
高明一垂照,三囚脱死濒。
缪政了无术,教条每知遵。
罪戾惧不免,荐扬果何因。
感恩方激切,归辕遽攀轮。
焦桐既蒙盼,寿或柏与椿。
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
皇天保佑我大宋,英才辈出。
正直的学问超越贾谊和董仲舒,
朝廷亲自挑选人才。
声名震动宇宙,功业显赫可见。
伟大的吕氏和李氏,王氏与陈氏接续经纶。
文章虽是特别之事,品德却如金玉般纯净。
文靖公有宽广的胸怀,风云交汇于亘古时辰。
因此才能达到圣明的治理,
唐虞之风俗再次淳厚。
先生的才华超越前代,学问使孟子和荀子自愧不如。
一生致力于公正之事,书法自成一流。
小人们争相迎合,才子们为自己谋取利益。
他却坚定地发表正论,威严如玉,名声如大绅。
银台的风采震慑四方,世人仰慕凤与麟。
他坚持正道,心志如丘壑,
通达的道理使得政事畅通无阻。
岂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宁愿为千里之民奉献。
泉山是大郡,商贾遍布七闽,
宽容则能容纳奸诈,急躁则让孤苦者愁眉苦脸。
先生得道之时,三年政令和谐均匀。
谁得了病不能医治,谁受了屈辱不能伸冤。
药品摆在左右,清淡的食物不再陈旧。
建阁储存六经,凿井供水于城中。
巍峨的城墙,楼台瞬间焕然一新。
海边的学问,穷乡僻壤增添仓廪。
百废俱兴,毫不惊动尘埃。
这仅是以表象言之,谁能理解心怀春光。
下士有一善,不亚于价值连城的珍宝。
民众有一隐患,不亚于频繁的呻吟。
遂使无论远近,士民皆归于仁德。
四海皆望雨露,进而趋向紫宸。
皋夔的脚步高大,岂只诸子之伦。
我未曾闻道,一官曾尝苦难。
蹉跎二十余年,怀志几乎郁闷。
得宰山水之地,低头抚慰贫困。
连年田地歉收,进贡不见怨言。
去年有疑狱,言辞笨拙感到羞愧。
高明的光辉一抹照耀,三名囚徒脱离死亡边缘。
政事无能,教条往往知晓遵循。
罪过和过失难免,荐举果然有何因。
感恩之情愈加激切,归来时匆匆攀上轮辕。
焦桐已盼望,寿星或柏与椿。
敢不自我奋发,期望陪伴东阁宾朋。
陈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和咏志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送邹给事》是送别朋友邹给事的诗作,表达了对朋友的钦佩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良之士的期待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送邹给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时代英才的赞美与追求理想的执着。诗中开篇即称赞“皇天祐我宋”,展现了对国家的自豪感,接着通过“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表明了对英才的期冀与赞美。全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既有对于当代贤士的崇敬,又不乏对小人争宠的批判。诗中多次提到“先生”的伟大与正直,传达出一种对德行的崇尚。
在形式上,诗歌使用了丰富的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使得整首诗在朗读时更加动听。此外,诗中所用的典故与历史人物的引述,使得作品不仅富有文学价值,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的最后,作者以“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作结,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坚持与努力,鼓励读者追求卓越、回馈社会。
整首诗歌主题围绕着对贤士的赞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及对个人奋斗的鼓励,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正义与理想治国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衮衮生巨人”意指什么?
“银台凛风驳”中“银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下士有一善”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