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花曲》

时间: 2025-05-06 03:00:27

诗句

千里万里长安道,送君思君为君老,原为水底石菖蒲,不教零落同百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27

原文展示:

杨花曲
千里万里长安道,
送君思君为君老,
原为水底石菖蒲,
不教零落同百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远行送别的情感,长安路途遥远,送走友人时,思念之情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诗人以水底的石菖蒲为喻,即使经历风雨也不愿随风飘落,与野草同化,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执着。


注释:

  • 千里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 长安道:指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象征着繁荣与思乡之情。
  • 送君:送别朋友。
  • 思君:思念朋友。
  • 为君老:因思念君而感到衰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水底石菖蒲:水中生长的菖蒲,象征着坚韧和长久。
  • 零落:凋零、散落。
  • 百草:指普通的草,暗示平凡。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长安”在古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牵动着离别者的思乡情绪。而“菖蒲”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作吉祥物,常用以表达对友谊的珍重和对生活的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字仲明,号松雪,宋代诗人,擅长写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作者在送别友人时写下此诗,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在长安这条路上的忧伤与思念。


诗歌鉴赏:

《杨花曲》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诗人通过对长安之路的描写,传达了朋友离别时的伤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与执着。在字句中,“千里万里”的描述增强了离别的沉重感,而“石菖蒲”则是对坚贞情谊的象征,表明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依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千里万里长安道”:描写长安路途的遥远,暗示离别的艰难。
    2. “送君思君为君老”:表达了送别时思念的情绪,时间在思念中流逝。
    3. “原为水底石菖蒲”:用菖蒲作为意象,强调坚韧与不屈。
    4. “不教零落同百草”:表达了对友谊的执着与珍视,不愿与普通草木同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菖蒲与友谊相类比,展现情感的深厚。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友谊与思念展开,传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谊长存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着繁荣与思乡。
  • 菖蒲:象征坚韧与不屈。
  • 百草:代表普通与平凡,强调珍贵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西安
    C. 南京
    答案:B

  2. “不教零落同百草”中,“零落”指的是什么? A. 失败
    B. 凋零、散落
    C. 成功
    答案:B

  3.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A. 菖蒲
    B. 百草
    C. 长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同样表达送别之情。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表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比较《杨花曲》和《送友人》,两者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杨花曲》更侧重对友谊的珍视,而《送友人》则把重心放在友人前途的祝福上。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独居会稽官舍送僧游龟溪因记寄声弊庐 赋程伯禹给事漫吾亭一首 次韵建安刘彦冲学士寄茶一首 观大龙湫一首 剡溪道上一首 月出一首 谢吴兴守李端明致酒一首时寓德清 次韵维心谢沈尚书惠笔一首 次韵郑维心贻卢叔才一首 山居作拆字诗一首寄江子我郎中比尝以拆字语为戏然未有以为诗者请自今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动画片儿 两点水的字 囊橐萧然 米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包含颏的词语有哪些 仗势欺人 聿字旁的字 乱党 怒从心上起 降格以求 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亚肩叠背 赶斋 惹人注目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