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8:38
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
作者: 曹勋 〔宋代〕
晚岁归心岂易收,挂冠已去复淹留。
东方曼倩多奇节,司马相如故倦游。
床上诗书供一笑,山中松桂入清愁。
儿童怪我经春病,此意还能掩得不。
在晚年归心似箭,却难以收回心情,我已经挂冠而去,却又陷入了留恋。
东方的曼倩有着多么奇特的节令,司马相如也曾因游历而感到厌倦。
床上的诗书让我笑一笑,山中的松树与桂花却让我感到清愁。
孩子们奇怪我春天以来一直生病,这种心情又怎么能掩饰得住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章作家,以才华闻名于世。他的故事常用来比喻有才华却感到疲惫的人。
作者介绍:
曹勋,字景明,号云舫,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和文赋。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晚年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惋惜。诗中通过自然意象和个人经历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晚年时的心境。诗的开头便点出了“归心”与“留”的矛盾,显示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接着提到“东方曼倩”和“司马相如”,通过这两者的对比,作者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游历生活的厌倦。诗人在床上读书的场景和山中松桂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但内心却充满了愁苦。最后一句提到儿童的关心,似乎在揭示一种无奈的心理状态,孩子的疑惑让作者的内心更加复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挣扎。曹勋用平实而不失优雅的语言,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与感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晚年时的复杂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司马相如”是指哪一历史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床上诗书供一笑”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