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1:19
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的感受。他穿着木屐,随意地在幽静的地方探寻,然而却没有捕捉到其中的精髓。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眼前的千山万岭就像一桌丰盛的宴席,供人享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千峰供俎豆”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的赞美,将山峰比作丰盛的美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山游中创作而成,反映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哲理的思考。
《山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诗人以轻松的态度表露出在山中游览的随意与自由,但同时又流露出对自然深邃哲理的迷茫与渴望。此句的“未能得其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这种无奈正是对自然的敬畏与追求的矛盾。
接下来的“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则是诗人从山顶俯瞰四周的壮丽景色,千山万岭如同丰盛的宴席般展现在眼前。这里的“供俎豆”不仅是对美食的形象比喻,更是对自然的崇高敬意,仿佛自然以其磅礴的气势在召唤人们去品味。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蜡屐”指的是什么?
诗人的心情在诗中是怎样表现的?
“千峰供俎豆”中的“俎豆”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于宁静的氛围和个人的内心感受。李吕的《山台》则以高远的视角展现自然的壮丽,二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