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5:25
和王冲之喜雨呈张文伯
指点邦人著眼看,鲁侯雩祭正玄端。
望来已见千山雨,此去那忧百谷乾。
高廪有期从左禾右齐敛,奔霆何处起龙蟠。
新诗得得书灵应,传与群公好纵观。
全诗翻译:
这首诗的前两句提到要让人们关注雨水的到来,鲁国的侯爵在举行祭雨的仪式。远望已经能看到千山都在下雨,那么接下来又何必担忧田地的干旱呢?接着提到丰收的期望,左边的禾苗和右边的稻谷都可以丰收。然后问奔腾的雷霆,哪里能找到那条潜藏的龙呢?最后表达了新诗的灵感与传递的愿望,希望能与众人分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鲁侯雩祭”出自《左传》,指的是鲁国的君主进行的祭雨仪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古代农业社会对于雨水的渴望,对丰收的期盼是普遍存在的。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子道,号渔山,宋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诗人以喜雨为题,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以“喜雨”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雨水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开篇通过“指点邦人著眼看”,引导读者关注即将到来的雨,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关怀。紧接着提到“鲁侯雩祭”,不仅点明了雨水的重要性,还体现了古人对天象变化的重视。诗中“望来已见千山雨”的描写,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无尽的雨幕降临,给人以希望。
后半部分,诗人将对丰收的期盼与雨水的到来相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憧憬。诗中“高廪有期从左禾右齐敛”,展现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信心与希望。最后,诗人通过“新诗得得书灵应”,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并期望能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生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雨水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鲁侯雩祭”是指什么?
A. 祭雨的仪式
B. 祭风的仪式
C. 祭水的仪式
“高廪有期从左禾右齐敛”中的“高廪”指什么?
A. 田地
B. 粮仓
C. 山峰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丰收的期待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王之道的这首诗更加注重自然与生活的和谐。李白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而王之道则更注重对自然与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悟,体现出一种朴素而深邃的生活哲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