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马少伊木犀》

时间: 2025-05-07 06:43:55

诗句

月窟飞来露已凉,断无尘格惹蜂黄。

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

水尾山腰树影苍,一天风露不供香。

谁家镜里能消得,付与诗人古锦囊。

密密娇黄侍翠舆,避风遮日小扶疏。

画阑想见悬秋晚,无限宫香总不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55

原文展示:

月窟飞来露已凉,断无尘格惹蜂黄。
纤纤绿裹排金粟,何处能容九里香?
水尾山腰树影苍,一天风露不供香。
谁家镜里能消得,付与诗人古锦囊。
密密娇黄侍翠舆,避风遮日小扶疏。
画阑想见悬秋晚,无限宫香总不如。

白话文翻译:

月光下的露水已经凉了,绝对没有尘埃的格局来招惹蜜蜂的光顾。
细细的绿色包裹着排成金色的谷粒,哪里能容纳九里香的气味呢?
水边和山腰的树影显得苍翠,一整天的风和露水都无法供给香气。
谁家的镜子能消得这香气呢?只好付给诗人那古老的锦囊。
密密麻麻的娇黄花侍立在翠绿的车舆旁,避风挡日的小树荫下。
在画栏边想见到悬挂的秋天傍晚,然而无尽的宫香却比不上这一切。

注释:

  • 月窟:指月光照射的地方,形容月光明亮。
  • 露已凉:露水已经变得凉。
  • 尘格:尘埃的格局,意指被污染或染污的状态。
  • 九里香:一种芳香的植物,象征芬芳的气味。
  • 水尾山腰:水的尽头和山的腰部,形容自然景色。
  • 古锦囊:古老的锦囊,可能指珍贵的诗文或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涧田,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生于江苏,家庭背景优越,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范成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情感,同时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次韵马少伊木犀》是范成大因应马少伊而作,表达了对秋天和自然景色的敏感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细腻观察和对香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澈的月光和清新的露水描绘出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幽静。诗中“月窟飞来露已凉”一句,暗示了秋天的凉意,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受。接下来的“断无尘格惹蜂黄”则进一步排除了尘世的喧嚣,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纤纤绿裹排金粟”描绘了丰盈的自然景象,仿佛金色的谷粒被绿色的植物包裹,象征着自然的丰裕与和谐。而“何处能容九里香”则表达了对美好香气的向往与追求,暗含着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而后半部分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诗人提到“谁家镜里能消得”,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最后“无限宫香总不如”,更是对自然之美的无尽赞美和对人造香气的轻蔑,强调了自然的真实与纯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窟飞来露已凉:在月光的照耀下,露水已经变得清凉,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2. 断无尘格惹蜂黄:没有尘埃的环境,也没有蜜蜂来打扰,展现出一种宁静。
  3. 纤纤绿裹排金粟:纤细的绿色植物包裹着金色的谷粒,表现自然的丰盈。
  4. 何处能容九里香:哪里能够容纳那芬芳的香气,表达对香气的渴望。
  5. 水尾山腰树影苍:水的尽头和山的腰部,树影苍翠,描绘自然景色。
  6. 一天风露不供香:整天的风露都无法提供香气,流露出一种失望。
  7. 谁家镜里能消得:谁的镜子能消耗这香气,表达人与自然的隔阂。
  8. 付与诗人古锦囊:把这香气赠与诗人,暗示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悟。
  9. 密密娇黄侍翠舆:娇黄的花儿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衬托出生命的活力。
  10. 避风遮日小扶疏:小树荫下避风挡日,展现了安静的生活场景。
  11. 画阑想见悬秋晚:在画栏旁想要见到秋天的晚景,渴望自然的亲近。
  12. 无限宫香总不如:无尽的宫廷香气比不上自然的芬芳,强调自然的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窟”“金粟”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
  • 对仗:如“水尾山腰”“避风遮日”,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如“谁家镜里能消得”,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芬芳的向往与珍惜,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清明与宁静,营造夜晚的氛围。
  • 露水:代表清新与凉意,暗示季节的变迁。
  • 香气:象征美好与追求,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树影: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安静,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月窟”指的是什么? A) 月亮的洞穴
    B) 月光照射的地方
    C) 月亮的神话

  2. 诗中提到的“九里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香气
    C) 一种美食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失望
    B) 珍惜
    C) 冷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展现春天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但范成大的作品更加注重细腻的观察与生活的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飘逸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郎使君赴郢州 南原望汉宫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 哭王注 九日送人 九日洛东亭 送王尊师归湖州 玩花与卫象同醉 杂言 送魏季羔游长沙觐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尢字旁的字 妄口巴舌 反攻倒算 独开头的成语 穴宝盖的字 牛腩 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心无常 铆钉枪 雨字头的字 忠心赤胆 领夹 面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高垒深沟 转首 进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