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日杂兴》

时间: 2025-05-06 02:21:32

诗句

屋东双梧桐,婉娩无真资。

朝为春风条,暮为秋霜枝。

夜久风叶呜,惊鹊一再飞。

梧桐不足愁,会有明年期。

人老真可叹,宁复游冶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32

原文展示:

屋东双梧桐,婉娩无真资。
朝为春风条,暮为秋霜枝。
夜久风叶呜,惊鹊一再飞。
梧桐不足愁,会有明年期。
人老真可叹,宁复游冶时?

白话文翻译:

东边的两棵梧桐树,婉约而美丽,没有实质的财富。
早晨它们像春风般柔和,傍晚则像秋霜一样凋零。
夜深时,风吹着树叶发出呜咽声,惊起了几只飞来的喜鹊。
梧桐树并不需要为此而忧愁,明年还会再生。
人老了确实值得感叹,难道还能再去游玩享乐吗?

注释:

  • 婉娩:形容树木的姿态柔美而优雅。
  • 真资:真正的财富,意指没有实质性的收益。
  • 春风条:比喻春天的枝条,柔软而富有生机。
  • 秋霜枝:比喻秋天的枝条,表现出枯萎的状态。
  • 夜久风叶呜:形容夜晚长时间的风声与树叶的哀鸣。
  • 惊鹊:指被声音吓到的喜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浙江人,南宋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诗意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梧桐作为秋天的象征,传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秋日杂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首句中的“屋东双梧桐”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作者的生活环境,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气息。接下来的“朝为春风条,暮为秋霜枝”对比鲜明,春天与秋天的变化,不仅是自然的季节交替,也是人生阶段的隐喻。诗人用“夜久风叶呜,惊鹊一再飞”描绘了深夜的宁静与孤寂,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梧桐不足愁,会有明年期。人老真可叹,宁复游冶时?”更是将个人的感受提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尽管生命短暂,但明年会再来,人生的美好也依然值得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屋东双梧桐”:描绘了环境,暗示诗人身处的静谧之地。
    • “婉娩无真资”:表达了对美的欣赏与人生的思考。
    • “朝为春风条,暮为秋霜枝”: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自然的变迁。
    • “夜久风叶呜,惊鹊一再飞”:表现了夜晚的孤寂与生命的脆弱。
    • “梧桐不足愁,会有明年期”: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 “人老真可叹,宁复游冶时?”:反思人生,感叹时光流逝。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春风与秋霜)来体现人生的变化。
    • 通过拟人化的手法(“风叶呜”)增强了抒情效果。
  • 主题思想

    • 诗中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 梧桐:象征着秋天,代表生命的变化与轮回。
  • 春风与秋霜: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相映成趣。
  • 夜晚与风声:传达了孤独与沉思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木是什么? A. 柳树
    B. 梧桐
    C. 桃树

  2. 诗中的“朝为春风条”表示什么? A. 白天的热闹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3.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人生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秋词》 by 刘希夷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叹,而范成大的《秋日杂兴》则更多地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二时颂 其十 十二时颂 其九 十二时颂 其六 十二时颂 其一 十二时 遂昌道中 十二时颂 十二时颂 十二时颂 十二时颂 十二时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字旁的字 水银泻地 三框儿的字 根结尾的成语 包含耀的词语有哪些 兢灼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行出色 赠赐 牛字旁的字 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肩背相望 飞字旁的字 惊世骇目 如解倒悬 鹄候 神清气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