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四时田园杂兴》

时间: 2025-05-07 08:30:57

诗句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0:57

原文展示: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宋代〕
茅针香软渐包茸,
蓬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
杖头高挂小筠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四季的景象。茅草的香气逐渐包裹着茸茸的茸毛,蓬草的甘甜和酸味渐渐染红了半边。孩子们在采摘后欢笑着回家,手杖上高高挂着小竹笼。

注释:

  • 茅针:指茅草的细针状部分,香软可人。
  • :这里指茸毛,可能是指植物的嫩芽。
  • :指蓬草,常用作野菜,口感甘酸。
  • 采采:形容采摘的样子,生动活泼。
  • 儿女:指孩子们。
  • 杖头:手杖的顶端。
  • 筠笼:用竹子编成的笼子,通常用来装小动物或采摘的果实。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儿童嬉戏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简单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对后来的诗人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田园题材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们生活的和谐。开头两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环境,茅草的芳香与蓬草的味道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他们在田间嬉笑打闹,生活的乐趣显而易见。诗中的意象生动又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简单与快乐。范成大的语言清新流畅,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令人向往那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茅针香软渐包茸:描绘了茅草的香气与柔软,似乎在包裹着嫩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 蓬甘酸半染红:蓬草的味道既甘又酸,半边被染红,暗示了丰收的喜悦。
    • 采采归来儿女笑:孩子们欢快地采摘后回家,笑声盈耳,体现出童趣与生活的快乐。
    • 杖头高挂小筠笼:手杖上挂着小竹笼,暗示着小孩们的成果与乐趣,生活充满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茅针香软”,将茅草比作柔软的香气,生动形象。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的自然风光与儿童的快乐,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茅针: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生活的美好。
  • :代表了乡野的丰饶与生机。
  • 儿女:象征着希望与未来,体现了生活的乐趣。
  • 筠笼:象征着收获与乐趣,增添生活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范成大
    • C. 杜甫
  2. “茅针香软渐包茸”中的“茸”指的是什么?

    • A. 柔软的草
    • B. 嫩芽
    • C. 野花
  3. 诗中描写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 A. 战场
    • B. 田园
    • C. 宫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陶渊明):同样描绘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风格朴素自然。
  • 《春望》(杜甫):虽以春季为背景,但更多反映了社会动乱中的沧桑,与《四时田园杂兴》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范成大的诗作及其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的背景与意象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四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春词 浣溪沙 雪霁 浣溪沙 自写溪桥暝色图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四十一 秀儿生日 浣溪沙 其一 玉山道中 浣溪沙 八仙墩晚望 浣溪沙 流浪汉曲十一首 其八 相寻 浣溪沙 秋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忠诚不渝 艮字旁的字 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夏虫不可以语冰 无乃 抹贴 卤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跑开头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兄弟阋于墙 束戈卷甲 枕麹藉糟 击毂摩肩 秋毫不犯 张眼露睛 包含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