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

时间: 2025-05-03 00:15:06

诗句

急雨涨潮头。

越树吴城势拍浮。

海鹤一声苍竹裂,扁舟。

轻载行云压水流。

独倚最高楼。

回首屏山叠叠秋。

江上数峰人不见,沙鸥。

曾识西风独客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15:06

原文展示

南乡子
急雨涨潮头。越树吴城势拍浮。海鹤一声苍竹裂,扁舟。轻载行云压水流。独倚最高楼。回首屏山叠叠秋。江上数峰人不见,沙鸥。曾识西风独客愁。

白话文翻译

急促的雨水使潮水上涨,越国的树木在吴城的势头下摇荡漂浮。海上的鹤鸣声撕裂了苍翠的竹林,轻便的小舟承载着行云,压迫着水流。我独自倚靠在最高的楼上,回首望去,屏山在秋日的重叠中显得格外迷人。江面上几座峰峦上没有人影,只有沙鸥在飞翔。我曾经识得西风带来的孤独与愁苦。

注释

  • 急雨:指突如其来的大雨。
  • 涨潮头:潮水上涨的时刻。
  • 越树:指越国的树木,象征着越地的风景。
  • 吴城:古代吴国的城市,背景地理。
  • 苍竹裂:形容海鹤的鸣叫声穿透了竹林的宁静。
  • 扁舟:小舟,形态扁平。
  • 行云:漂浮的云朵,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独倚:独自倚靠,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屏山:指远处的山峦,象征着秋天的景色。
  • 沙鸥:沙滩上的海鸥,象征孤独和自由。
  • 西风:象征着秋天、孤独和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字子云,号山人,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江南特色。

创作背景

《南乡子》创作于诗人对江南自然景色的感悟之中,反映了他在经历急雨和潮水后,独自一人在高楼俯瞰江山的情景。此时的心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描绘江南秋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以“急雨涨潮头”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雨来临时江水上涨的景象。接着通过“越树吴城势拍浮”,勾画出越国的树木在吴城的背景下,随水波轻轻摇动的画面,灵动而富有诗意。

词中“海鹤一声苍竹裂”,将海鹤的鸣叫与竹林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富有张力,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小舟在水中轻轻漂浮,仿佛承载着诗人对云朵的思绪和对水流的感慨,传达出一种轻盈的感受。

独倚高楼,回望屏山,诗人用“叠叠秋”描绘出秋天的层次感,既有远山的壮美,又有秋日的萧瑟。最后“江上数峰人不见,沙鸥”,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沙鸥的身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思索,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雨涨潮头:描述了突如其来的雨水使潮水上涨的情景,既有视觉冲击,也传递出一种紧迫感。
  • 越树吴城势拍浮:将越地的树木和吴国的城市结合,描绘出水面波动的画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 海鹤一声苍竹裂:海鹤的鸣叫打破了竹林的宁静,形成强烈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扁舟轻载行云压水流:小舟轻轻承载着漂浮的云朵,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 独倚最高楼: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倚靠在高处,俯瞰万物,体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
  • 回首屏山叠叠秋:用“叠叠”表达秋天的层次,表现出景色的美丽与诗人的思绪。
  • 江上数峰人不见,沙鸥:描绘了江面上孤独的沙鸥,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孤独的情感。
  • 曾识西风独客愁:回忆西风带来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对往昔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载行云压水流”,通过比喻表现舟与云、水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
  • 对仗:如“急雨涨潮头”和“越树吴城势拍浮”,两个句子结构相似,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如“海鹤一声苍竹裂”,将海鹤的鸣叫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孤独和愁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雨:象征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情感的激荡。
  • 潮水: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起伏。
  • 海鹤:象征自由和孤独。
  • 扁舟:象征旅途和人生的轻盈。
  • 沙鸥:象征孤独与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急雨涨潮头”中的“急雨”指的是: A. 温和的雨水
    B. 突如其来的大雨
    C. 连绵不断的细雨
    D. 夜间的细雨

  2. “海鹤一声苍竹裂”中,海鹤的叫声象征: A. 和平与宁静
    B. 生命的活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孤独与愁苦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仇远的《南乡子》苏轼的《赤壁赋》相较,前者更注重个人的孤独感受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是通过历史背景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出一种豪放与豁达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源与词释》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漫兴二首 其一 念奴娇(木犀) 恭和御制礼记彻章诗 五和 神君歌十首 其八 挽安溪黄丞 六言偈四首 久雨五首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国殇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戚促 兀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以求一逞 草字头的字 一厢情原 禺氏 吉验 鳥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搜章擿句 一斥不复 讥呵 包含遑的成语 根柢未深 包含左的成语 盥耳山栖 包含跸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