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久雨五首》

时间: 2025-08-11 15:14:32

诗句

昔忧腹不谷,今恐耳生禾。

谁向卫公说,翻瓢莫太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5:14:32

原文展示:

久雨五首
作者: 刘克庄

昔忧腹不谷,今恐耳生禾。
谁向卫公说,翻瓢莫太多。

白话文翻译:

在过去,我曾为肚子里没有粮食而忧虑;如今,我却担心耳朵里会长出禾苗。
是谁向卫公诉说过,翻转瓢子不要太多呢?

注释:

  • 昔忧腹不谷:昔日担忧肚子里没有粮食,形容饥饿。
  • 今恐耳生禾:现在担心耳朵里会长出禾苗,暗指生活富足而不知足。
  • 卫公:指的是卫公子,可能是典故中提及的某位官员。
  • 翻瓢:翻转瓢子,意指不必要的行为或过度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伯温,号长风,宋代诗人,生于1133年,卒年不详。他在诗歌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尤其以豪放、高远著称,作品多反映他对社会时局的关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久雨五首》是刘克庄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持续雨水后创作的,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对人生态度的转变。此时的社会动荡和战乱使人们对生活的安稳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久雨五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情感丰富而复杂。开头的两个句子,作者通过对比过去的忧虑和现在的焦虑,展现了一种人们在物质富足中产生的精神空虚。昔日的饥饿与今日的过度,仿佛是对生活的无尽追求与不满的隐喻。

诗中“耳生禾”的描写生动而形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在这里,禾苗作为生长的象征,却是在不合时宜的地方生长,暗示着生活的丰盈和富足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谁向卫公说”一句则引人思考,似乎在质疑那些传达过多欲望的言论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过度追求物质的反思与批判。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映,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忧腹不谷:表达了过去的生活困境,肚子里没有粮食,生存压力大。
  • 今恐耳生禾:反映了生活好转后,心中却生出新的担忧,象征着对生活的不安与恐惧。
  • 谁向卫公说:对话式的反问,表现了对外界声音的不屑。
  • 翻瓢莫太多:含有警示的意味,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东西。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耳生禾”比喻人们对生活的误解和不满。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的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们在物质富足背景下的精神困扰,表达了对过度追求和欲望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富足与生机,但在此却暗指不合时宜的担忧。
  • :代表着生活的琐碎与无谓的追求,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耳生禾”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担忧
    C. 满足
    D. 忧虑

  3. “翻瓢莫太多”这句的含义是什么? A. 要追求更多
    B. 不要贪心和过度
    C. 要努力工作
    D. 要享受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的美,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内心的平和。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刘克庄的诗歌更倾向于对生活的批判与思考,而陶渊明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朝中措 抛俗 朝中措(赵_·约玉楼溪小集) 朝中措 前题 压轿嬷嬷 朝中措·洛阳常见画图中 朝中措 朝中措(黄帅宪侍儿倩奴) 朝中措 其二 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朝中措(次聪父韵) 朝中措 其二 朝中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音字旁的字 昂扬 晨参暮省 穴宝盖的字 竖心旁的字 贫嘴恶舌 无字旁的字 称奇道绝 丑漏 茂林修竹 同字框的字 寒碜 赅赡 方正贤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