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馈佩之新笋用前韵》

时间: 2025-05-05 11:33:16

诗句

客路逢师眼为开,长安尘土去还来。

题诗肯附嘉鱼什,作供先辞怪石堆。

自觉冰姿殊秀爽,笑渠霜骨老崔嵬。

西曹汉吏持三尺,高下应劳手自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33:16

原文展示:

客路逢师眼为开,长安尘土去还来。题诗肯附嘉鱼什,作供先辞怪石堆。自觉冰姿殊秀爽,笑渠霜骨老崔嵬。西曹汉吏持三尺,高下应劳手自裁。

白话文翻译:

在旅途中遇到老师,眼睛为之一亮,长安的尘土去而复返。愿意在诗中附上美好的鱼,但先要避开那些怪石堆。自觉自己的风姿特别清爽,嘲笑那些霜冻中的老石头。西曹的汉吏手持三尺法尺,高低应当亲自裁决。

注释:

  • 客路:旅途。
  • 师:老师。
  • 眼为开:眼睛为之一亮,表示惊喜。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繁华之地。
  • 尘土去还来:指离开后又回来,形容频繁往返。
  • 嘉鱼什:美好的鱼,比喻美好的诗句。
  • 怪石堆:比喻不和谐或不美好的事物。
  • 冰姿:清冷的风姿。
  • 殊秀爽:特别清爽。
  • 笑渠:嘲笑。
  • 霜骨:比喻老而坚硬的事物。
  • 老崔嵬:老而高大的样子。
  • 西曹:古代官署名。
  • 汉吏:汉代的官吏。
  • 持三尺:手持三尺法尺,指执法。
  • 高下应劳手自裁:高低应当亲自裁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可能是在他的一次旅途中,遇到老师或前辈,感慨于长安的繁华与尘土,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自我评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对诗歌创作的看法。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尘土,而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不和谐事物的排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自我风姿的自信。首联以“客路逢师眼为开”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惊喜,而“长安尘土去还来”则反映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复杂情感。颔联和颈联通过“嘉鱼什”与“怪石堆”、“冰姿”与“霜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不和谐事物的排斥。尾联则以“西曹汉吏持三尺”暗示了作者对公正和自我裁决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的文学修养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路逢师眼为开:在旅途中遇到老师,眼睛为之一亮,表达了惊喜和敬仰。
  2. 长安尘土去还来:长安的尘土去而复返,形容频繁往返,反映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复杂情感。
  3. 题诗肯附嘉鱼什:愿意在诗中附上美好的鱼,比喻愿意创作美好的诗句。
  4. 作供先辞怪石堆:但先要避开那些怪石堆,比喻要避开不和谐或不美好的事物。
  5. 自觉冰姿殊秀爽:自觉自己的风姿特别清爽,表达了自信和自赏。
  6. 笑渠霜骨老崔嵬:嘲笑那些霜冻中的老石头,比喻嘲笑那些老而坚硬的事物。
  7. 西曹汉吏持三尺:西曹的汉吏手持三尺法尺,指执法,暗示了作者对公正的重视。
  8. 高下应劳手自裁:高低应当亲自裁决,表达了作者对自我裁决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嘉鱼什”与“怪石堆”、“冰姿”与“霜骨”的对比,强化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不和谐事物的排斥。
  • 象征:“长安尘土”象征繁华与尘土,“嘉鱼什”象征美好的诗句,“怪石堆”象征不和谐的事物。
  • 拟人:“笑渠霜骨老崔嵬”中的“笑渠”赋予了作者嘲笑的动作,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自我风姿的自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不和谐事物的排斥,同时强调了公正和自我裁决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嘉鱼什:美好的鱼,比喻美好的诗句,象征着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 怪石堆:比喻不和谐或不美好的事物,象征着作者要避开的不良影响。
  • 冰姿:清冷的风姿,象征着作者的自信和清爽。
  • 霜骨:比喻老而坚硬的事物,象征着作者嘲笑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嘉鱼什”比喻什么? A. 美好的诗句 B. 不和谐的事物 C. 老而坚硬的事物 答案:A

  2. 诗中的“长安尘土去还来”反映了作者对什么地方的复杂情感? A. 长安 B. 家乡 C. 旅途 答案:A

  3. 诗中的“西曹汉吏持三尺”暗示了作者对什么的重视? A. 公正 B. 自我裁决 C. 诗歌创作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 杜甫《春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东阳此诗对比,前者豪放不羁,后者含蓄深沉,体现了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
  • 杜甫《春望》与李东阳此诗对比,前者忧国忧民,后者追求美好,反映了不同诗人的关注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明代诗人的精选作品,有助于了解明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云怨 依冯云月自度腔 春云怨 悼钱葆馚中翰 春云怨 铁崖招饮湖中 钓船笛 钓船笛 其十一 效朱希真渔父词 钓船笛 其十 效朱希真渔父词 钓船笛 其九 效朱希真渔父词 钓船笛 其八 效朱希真渔父词 钓船笛 其七 效朱希真渔父词 钓船笛 其三 蓑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电解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欠字旁的字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时结尾的成语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齐圣 枝叶相持 迈秀 私字儿的字 酒有别肠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鱼字旁的字 真官 邑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软食 雄才伟略 心心念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