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06
有木名梧桐,栖凤临清池。
朝阳承新色,碧玉拂疏枝。
春风及万物,枝叶方荄滋。
别类或刺手,花发眩赪姿。
浮华惜无实,讹似空参差。
排云高百尺,孤立耀后时。
知音傥可待,韶雅夸天资。
槃阿厉名节,澍雨敷丹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叫梧桐的树木,它栖息着凤凰,傍着清澈的池水。朝阳照耀下,树木显现出新的色彩,像碧玉一样轻拂着稀疏的枝条。春风吹拂着万物,枝叶开始茂盛生长。与其他树木相比,梧桐的花朵虽然美丽,却可能带刺,让人感到刺手。外表的华丽却没有实质的内容,似乎只是空洞的装饰。它高耸入云,孤立地在阳光下闪耀着。在这孤独的高处,等待着知音的到来,彰显出它的韶华与才情。最后提到,梧桐树在细雨中滋润,像是在华丽的殿堂上沐浴一样。
作者介绍: 倪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少见,常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某次游历白香山时写成,作者通过对梧桐树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这首诗以梧桐树为中心,通过对其形态、色彩及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哲理。诗中“栖凤临清池”的描写,采用了神话般的意象,暗示梧桐树的高洁与神秘。接下来的“朝阳承新色,碧玉拂疏枝”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焕发,色彩的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春风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诗人通过“枝叶方荄滋”传达出对春天的赞美。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美的另一面,提及“别类或刺手”,表现出美丽的表象下可能隐藏的危险与虚无。最后两联则通过“知音傥可待”和“槃阿厉名节”,引发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作者希望找到能够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人,真正的知音。整首诗通过对梧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对理想人格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梧桐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高洁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树木是什么?
A. 杨树
B. 梧桐
C. 柳树
D. 榕树
"朝阳承新色"中“新色”指的是什么?
A. 旧日的颜色
B. 新鲜的颜色
C. 夕阳的颜色
D. 暮色
诗中提到“知音”主要指什么?
A. 忘年交
B. 理解自己的人
C. 朋友
D. 家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