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留别王阳明先生》

时间: 2025-04-29 16:52:37

诗句

洛下风流已屡更,望中歧路苦纵横。

轻车未见驱前辈,剩语徒闻病后生。

今古一机空自信,乾坤变眼为谁明。

虚斋话转松萝日,却恨天涯盖晚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2:37

原文展示:

留别王阳明先生
方茂夫 〔明代〕

洛下风流已屡更,
望中歧路苦纵横。
轻车未见驱前辈,
剩语徒闻病后生。
今古一机空自信,
乾坤变眼为谁明。
虚斋话转松萝日,
却恨天涯盖晚倾。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风流人物已经更替了多次,
我在远望中看到的路途却复杂而痛苦。
轻装的马车未能驱动前辈,
我只听到后辈因病而说的无奈。
今古的真理空自信任,
天地的变化又能为谁所明?
在虚斋中谈论着松萝的日子,
我却恨这天涯相隔的晚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洛下:指洛阳地区,古代有名的文化中心。
  • 风流:指才俊、风采出众的人。
  • 歧路:指分岔的道路,暗喻人生的复杂选择。
  • 轻车:指没有重担的马车,这里象征轻松出行。
  • 前辈:指年长或有成就的人。
  • 病后生:指因为疾病而未能施展才华的年轻人。
  • 今古一机:指古今事物之间的联系或道理。
  • 虚斋:指空闲的书房,隐喻清静的生活状态。
  • 松萝:松树和蕨类植物,象征清幽的环境。
  • 晚倾:指黄昏时分,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更多是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茂夫,明代诗人,生于洛阳,曾仕途不顺,后隐居,作品多以感慨人生、哲理思考为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作者离别王阳明(王守仁)时所作,表达了对前辈思想的敬仰和对人生道路复杂性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作者与王阳明的离别,展现了对时代变迁、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开头“洛下风流已屡更”一句,既是对往昔才俊的追忆,也是对社会变革带来的伤感;而“望中歧路苦纵横”,则表现了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困惑与痛苦。接着“轻车未见驱前辈,剩语徒闻病后生”,表达了对前辈的追寻未果,以及对后辈因病而未能成就的无奈之情,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今古一机空自信,乾坤变眼为谁明”一句更是点出哲学思考,究竟古今智慧是否能解开生命的谜团,令人深思。结尾“虚斋话转松萝日,却恨天涯盖晚倾”,则将个人的孤独与对未来的迷茫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对比。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下风流已屡更:在洛阳,才俊人物频繁更替,暗示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2. 望中歧路苦纵横:从远处看去,人生的道路复杂而痛苦,充满了选择的困惑。
  3. 轻车未见驱前辈:轻装行走,却未能找到曾经的前辈,象征追寻历史的无果。
  4. 剩语徒闻病后生:留下的只有后辈因病而说的无奈之声,表现出对后辈不幸的同情。
  5. 今古一机空自信:古今之间的哲理无法自信,表达对真理的迷惑。
  6. 乾坤变眼为谁明:天地间的变化,究竟为谁所明了,反映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7. 虚斋话转松萝日:在清静的书房中度过的日子,象征一种清幽的生活状态。
  8. 却恨天涯盖晚倾:却又怨恨天涯的遥远与黄昏的降临,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轻车”比作追寻历史的工具,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 对仗:如“今古一机”与“乾坤变眼”,对比古今的智慧与现实的无明。
  • 象征:松萝象征清幽与隐逸的生活,反映诗人的内心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下:象征历史文化的根基与繁华的过去。
  • 风流:象征才华横溢的人物,反映出社会的变迁。
  • 歧路: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复杂性,体现出人生的困惑。
  • 虚斋:象征清静与内心追求,反映出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松萝:象征自然与宁静,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洛下风流已屡更”意指什么?

    • A. 洛阳的景色
    • B. 人才的更迭
    • C. 作者的心情
    • D. 诗的主题
  2. “轻车未见驱前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前辈的敬仰
    • B. 对前辈的失望
    • C. 对历史的追寻
    • D. 对人生的迷茫
  3.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时间的珍惜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友情的思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此诗与王之涣的《送别》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离别时的惆怅与对未来的迷茫。而杜甫的《登高》则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及人生苦短的感慨,三首诗在情感上有交集,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方茂夫研究》
  • 《古代诗词选读》
  • 《王阳明与明代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沈氏母夫子 挽褚雪巘高士 题郑柏窗所藏莲社图 题习齐先生扇上尽 题王立章云山卷 题唐圉人调马图 题沈华溪诗集 题扇上画 题扇上画 题扇上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上房子 弓字旁的字 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留愍 兴观群怨 昏盹 文字旁的字 雨迹云踪 特除名 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秋开头的成语 忤逆不孝 撰韵 口角风情 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赔了夫人又折兵 鬲字旁的字 包含刘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