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0
达哉达哉白乐天,
分司东都十三年。
七旬才满冠已挂,
半禄未及车先悬。
或伴游客春行乐,
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
门庭多草厨少烟。
庖童朝告盐米尽,
侍婢暮诉衣裳穿。
妻孥不悦甥侄闷,
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
薄产处置有后先。
先卖南坊十亩园,
次卖东都五顷田。
然后兼卖所居宅,
仿佛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
半与吾供酒肉钱。
吾今已年七十一,
眼昏须白头风眩。
但恐此钱用不尽,
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
饥餐乐饮安稳眠。
死生无可无不可,
达哉达哉白乐天。
达哉,达哉,白乐天,
在东都任职已十三年。
我已七十岁,头发已白,
生活的报酬还未够买车。
有时陪伴游客在春天游乐,
有时随同山僧夜晚坐禅。
两年里我忘却了家中的事,
门前草木丛生,厨房烟火稀少。
早晨,厨子告诉我盐米已尽,
晚上,侍女抱怨衣服不够穿。
妻子和儿女不高兴,侄子也闷闷不乐,
而我却醉卧在这里,心情舒畅。
起来和你讨论生活的计策,
微薄的收入如何安排妥当。
先卖掉南边的十亩园地,
再卖掉东边的五顷田地。
然后再卖掉我所居住的房子,
大约可以得到二三千文钱。
一半用来给你买衣食,
一半留给我自己买酒肉。
我如今已经七十一岁,
眼花耳聋,头发白得风吹。
只怕这钱用不完,
索性先在朝露里归隐夜泉。
未归去,暂时住下也不错,
饥餐乐饮,安稳睡眠。
生死无所谓,无所谓,
达哉,达哉,白乐天。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关心民生的诗风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达哉乐天行》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在经历了官场的沉浮与个人生活的变迁后,他选择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表达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淡然。
《达哉乐天行》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自述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现状的满足。整首诗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等手法,通过对个人生活状况的描绘,展现出他在七十岁时的豁达心态。诗中提到的“妻孥不悦”、“甥侄闷”,揭示出家人对生活状态的不满,而他自己却选择醉卧自得,体现出一种对外界压力的逃避与内心的宁静。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生活安排,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规划。他在七十岁时仍积极思考生计,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生命力。诗的最后几句更是升华了主题,生死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展现出他对生命的洒脱与超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强调了享受生活和淡泊名利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年纪是多少岁?
诗中提到卖掉的第一块地在哪里?
白居易对生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