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9:39
秋居书怀
白居易 〔唐代〕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全诗翻译:
门前来访的客人少,阶下却长满了松竹。
秋天的景色映衬着西墙,凉风透入东屋。
有琴懒得弹奏,有书闲得不想阅读。
整天坐在小小的空间里,心中淡然无所欲求。
何必寻求宽敞的居所,不需要积蓄许多财物。
一间小屋足以容身,斗米的储备也能填饱肚子。
况且我不用治理国家的技术,坐享官家的俸禄。
不种一棵桑树,不耕作一垄稻谷。
整天吃饱饭,全年丰衣足食。
心中持有这样的知足感,自然就容易满足。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内容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自然、简单和知足的生活态度。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体现了他追求内心平静和生活简单的哲学。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内容广泛、通俗易懂而著称,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常常关注民生疾苦与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秋居书怀》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秋季,诗人身处在相对清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和内心的淡泊。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强调了简单生活的重要性。
《秋居书怀》是一首反映白居易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清幽环境,展现出诗人对人情世态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两句“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场景,松竹象征着诗人心境的优雅与清静。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一种清风拂面的惬意。
接下来的几句,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看法,认为生活不在于居住的宽敞与财富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宁静。“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道出了他对物质的淡泊态度,反映出一种追求简朴生活的哲学。在诗的最后,诗人以“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强调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诗人选择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居书怀》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提到“何须广居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会地位的渴望
D. 对朋友的依赖
诗人提到“一间小屋足以容身”,说明了什么?
A. 他喜欢豪华的生活
B. 他追求内心的满足
C. 他希望获得名利
D. 他无家可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