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花阴 唐六如妒花觅句图》

时间: 2025-05-09 00:26:51

诗句

纨扇轻遮鸦鬓亸。

拾翠寻芳可。

春色满墙头,红杏迎人,不向重门锁。

石丈无言危独坐。

似妒花呵我。

只为牡丹忙,淡扫蛾眉,休把胭脂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51

原文展示

醉花阴 唐六如妒花觅句图
作者: 吴湖帆 〔清代〕

纨扇轻遮鸦鬓亸。
拾翠寻芳可。
春色满墙头,
红杏迎人,不向重门锁。
石丈无言危独坐。
似妒花呵我。
只为牡丹忙,
淡扫蛾眉,
休把胭脂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盛春时节的情景。她轻轻用扇子遮住乌黑的头发,寻求美丽的花朵。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墙头,红杏花迎着人们,却不愿意对重重的门锁打开。石头长老无言地独自坐着,似乎在妒忌花儿呵护着我。只为了牡丹花的盛开,她淡淡地扫去眉毛,不想用胭脂来涂抹。

注释

  • 纨扇:一种轻便的扇子,常用丝绸或绢制成。
  • 鸦鬓:指黑色的头发。
  • 拾翠寻芳:象征寻求春花的美丽。
  • 春色满墙头:墙头开满春天的花朵。
  • 石丈:意指老者或长者。
  • 妒花:形容花儿对女子的妒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懋臣,号湖帆,江苏人,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花鸟山水为题材,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表现了对春花的欣赏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醉花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中女子的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开头的“纨扇轻遮鸦鬓亸”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迷人,轻扇之间流露出一种轻柔的气息。而后“春色满墙头,红杏迎人”则引入了春天的繁花似锦,生动描绘了春日的生机。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情感,石丈无言的独坐,似乎在流露出对花的妒忌,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最后一句“休把胭脂涴”表达了女子对自然美的追求,拒绝人工修饰,展现了一种对纯真与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纨扇轻遮鸦鬓亸:描写女子轻轻地用扇子遮住头发,展现出她的优雅与美丽。
  2. 拾翠寻芳可:她在春天寻花采草,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
  3. 春色满墙头:春天的色彩装点着墙头,意象生动。
  4. 红杏迎人,不向重门锁:红杏花迎接来访者,而不在重重的门锁背后隐藏,象征开放与自由。
  5. 石丈无言危独坐:老者独坐,无言以对,象征着对花的嫉妒。
  6. 似妒花呵我:花似乎在妒忌女子的美丽。
  7. 只为牡丹忙:牡丹花的盛开吸引了女子的注意。
  8. 淡扫蛾眉,休把胭脂涴:强调了自然之美,拒绝人工修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与女子的美进行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花儿以情感,表现出嫉妒的情感。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纯真美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纨扇:象征女子的优雅。
  • 红杏: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石丈:象征传统智慧与沉稳。
  • 牡丹:象征富贵与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女子用什么遮住了头发? a) 书卷
    b) 纨扇
    c) 手帕

  2. 填空题:春色满墙头,___迎人,不向重门锁。

  3. 判断题:石丈的形象象征着年轻的活力。(对/错)

答案

  1. b) 纨扇
  2. 红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李白的诗作,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情感。
  • 《红楼梦》:曹雪芹的小说,包含大量关于花的描写,反映了对美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吴湖帆的春天描写: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洒脱,而吴湖帆则更注重细腻与婉约,二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春天之美。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 《吴湖帆诗文选》

相关查询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叠前 重赠二首 柳州寄京中亲故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茅檐下始栽竹 放鹧鸪词 禅堂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岭的成语 提手旁的字 趁风转篷 傍若无人 峻法 十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一代文豪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夷为平地 風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京曹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羯羠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野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