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22
浪淘沙 其二
去燕又来鸿。节序匆匆。秋声半夜搅梧桐。
惊起南窗千里梦,满地西风。
欹枕听寒蛩。离思无穷。
归期又误菊花丛。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
燕子走了又来了大雁,时节匆匆而过。秋夜的声音打扰了梧桐树的宁静。
我在南窗下惊醒,千里之外的梦被打破,满地都是西风。
我斜靠着枕头,听着寒蝉的鸣叫,离别的思绪无尽无穷。
归期又错过了菊花盛开的时节,遥想那位美人伤心的地方,春天的葱绿已屈折不堪。
作者介绍:杨慎,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用之,号止庵。其作品以词、曲、诗闻名,尤其擅长词,风格多样,常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之时。诗人常在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中徘徊,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浪淘沙 其二》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开篇即以“去燕又来鸿”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燕子与大雁的交替不仅是季节变化的象征,更暗示了人生的起落与变迁。“节序匆匆”将时间的紧迫感传达给读者,令人感到一丝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秋声半夜搅梧桐”的意象,渲染了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夜深人静,秋声扰动,仿佛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忧伤。“惊起南窗千里梦”则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南窗象征着温暖的归属,而被惊醒的梦境则显得无比遥远,正如那些无法触及的美好。
后半部分的“离思无穷”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尽思念,尤其是“归期又误菊花丛”,将思念与时节结合,暗示了重阳节的到来,象征着团圆的期盼,却因离别而无法实现,愈加显得悲伤。最后一句“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将情感推向高潮,玉人代表心中所爱,肠断则是深切的痛苦,春葱意象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逝去,给人以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去燕又来鸿”中“燕”与“鸿”分别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轮回
b) 时间的流逝
c) 心情的起伏
诗人通过“惊起南窗千里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梦境的渴望
c) 对未来的期待
“离思无穷”表达了什么?
a) 离别后的孤独
b)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