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09
凤凰台
作者: 刘矩 〔宋代〕
凤台何亭亭,迥与雨华对。
凭高一登眺,秋事渺无际。
鹭洲赏心前,牛首秦淮外。
万叠云稼横,百缆风樯会。
眷言簿书隙,载酒邀华旆。
翰林诗百篇,生公法三昧。
皮肤虽不似,妙趣总相类。
怀古睇平芜,可但高李辈。
忆昔耿与韩,造膝陈大计。
高光课厥成,一语不相戾。
江淮今清晏,河路尚腥秽。
蛇豕相噬吞,天已厌戎裔。
箕敛民弗堪,恶稔将自毙。
愤激闻鸡舞,慷慨中流誓。
尺棰仗皇灵,喋血笞其背。
燕然彼有石,深刻诏来世。
兵强在食足,万灶馀廪廥。
叶奏酂侯功,接武文石陛。
全诗翻译:
凤凰台巍峨而美丽,遥远而独特,与雨后的华彩相映成趣。登高远眺,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鹭洲在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牛首在秦淮河之外。万层云彩横亘,百条缆绳与风帆相互辉映。提笔写下对古卷的思念,举杯邀约华彩的旗帜。翰林院的诗篇百余首,教导人们法理的深奥。虽然外表不相似,然而趣味却总是相近。怀古之情,目光所及平坦的田野,怎能只留给高洁的李白?
回想昔日与耿、韩二位贤士,共同策划大计。高光之下,成就非凡,言语之间无相争执。如今的江淮清澈安宁,河流依旧腥臭不堪。蛇与猪互相吞噬,天已厌倦这些戎族的后裔。箕形的收割无法忍受,恶劣的农作将自我毁灭。愤怒之中听见鸡鸣而舞,慷慨激昂在中流发誓。拿起尺棰仗护皇权,鲜血流淌在背上。燕然山上有石碑,深刻着对未来的宣告。军队强大在于粮食充足,万灶之下有余粮存放。叶子奏响了酂侯的功绩,连接着武文皇帝的伟大。
作者介绍:
刘矩,宋代诗人,少有名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为题材,兼具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矩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时局的感慨之际,反映了他对古典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不满。
《凤凰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索。开篇以“凤台何亭亭”引入,描绘了凤凰台的巍峨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遥望秋天的景色,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与无尽的思绪。
诗中提到的“鹭洲”“牛首”等地理名词,不仅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是作者心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后半部分,诗人开始反思历史,感慨古人之盛况与今人之苦难,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在气势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古代文化的追慕,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彰显了诗人的情怀与抱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万叠云稼横,百缆风樯会”,不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更赋予了诗意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凤凰台》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诗中提到的“万叠云稼”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大海的波涛
C) 高山的巍峨
D) 花草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耿与韩”指的是:
A) 两位著名的将领
B) 两位文学家
C) 两位政治家
D) 两位哲学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