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0:12
原文展示:
江南淡荡烟波暖,蒲萄渌涨春江满。
日暮汀洲採白苹,芹芽出水兰心短。
美人去矣隔湘江,谁其赠我明月璫。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水波轻轻荡漾,暖意融融,葡萄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春江水位上涨。
傍晚时分,我在沙洲上采摘白苹,水中芹芽冒出,兰花的心事却显得愈发短暂。
美人已经离去,隔着湘江,我的明月瑶琴又有谁来赠予我呢?
注释:
- 淡荡:形容水面轻柔波动的样子。
- 渌:清澈、明亮的水。
- 汀洲:水中的沙洲。
- 白苹:白色的苹草,可食用。
- 芹芽:芹菜的嫩芽。
- 兰心:用以形容兰花的心事,常喻情感细腻。
- 明月璫:指明亮的月光和瑶琴,象征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在语言上简练,意象丰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寄远曲》是杨冠卿在江南游览时创作的,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情感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传达了作者对美人离去的感伤与思念。开头两句,诗人以“江南淡荡烟波暖”描绘出江南春日的温暖与宁静,营造了一种悠闲的氛围。接着,通过“日暮汀洲採白苹”描绘日落时分的静谧,细腻地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诗中的“芹芽出水兰心短”则通过对比,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情感的脆弱,增添了诗歌的凄美情调。
后两句“美人去矣隔湘江,谁其赠我明月璫”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美人离去后的孤独与失落,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全诗在清新的自然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展现了杨冠卿细腻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淡荡烟波暖:描绘江南的温暖水波,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蒲萄渌涨春江满:春江水位上涨,意象中充满生机与活力。
- 日暮汀洲採白苹:傍晚时分,诗人采摘白苹,展现了恬静的生活场景。
- 芹芽出水兰心短:自然之美与情感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感伤。
- 美人去矣隔湘江:美人已离去,情感的失落让人难以释怀。
- 谁其赠我明月璫:向往美好事物的同时,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例如“芹芽出水”象征生命的脆弱。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称之美,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用“兰心短”表现情感的细腻与脆弱,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爱人离去的惆怅,展现了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江南:象征温柔、婉约的自然景致。
- 白苹:象征纯洁与美好。
- 芹芽: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明月璫: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南淡荡”描绘的是何种景象?
- A. 冬雪皑皑
- B. 春暖花开
- C. 秋风萧瑟
- 答案:B
-
“兰心短”中的“兰心”用来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长久
- B. 情感的脆弱
- C. 自然的美丽
- 答案:B
-
美人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爱人
- C. 诗人的母亲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侧重于孤独与酒的抒怀。
- 《春望》:则是反映战乱中的忧国之情,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