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鲁巷太师庙》

时间: 2025-04-30 19:50:52

诗句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

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土,朱墨坐浮沉。

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

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

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0:52

原文展示: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岂如文俗土,朱墨坐浮沉。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白话文翻译:

良好的教化虽然无形,但其影响流传在民心之中。你看鲁太师的庙宇,供奉的祭品至今仍然存在。岂能与那些文人和风俗相提并论,他们的作品在历史中浮沉不定。人们趋附权贵,停留在眼前的利益上,却不顾深重的祸患。自汉朝以来已经千年,这种弊病依然在延续。我走在祠堂下,心中感慨,吟唱悲伤的曲调。田间的雉鸟不再驯服,林中只有啼叫的乌鸦满目苍凉。

注释:

  • 善教:指良好的教化。
  • 邈无迹:形容教化无形无影,难以捉摸。
  • 庙食:指供奉在庙里的祭品。
  • 文俗土:文人和地方风俗。
  • 朱墨:指文人书写的字迹。
  • 趋营止:形容趋附权贵。
  • 患害深:指潜在的严重危害。
  • 去汉馀千载:从汉朝以来已经过了千年。
  • 祠下:指在祠堂下。
  • 感激为悲吟:感慨激动,因而吟唱悲伤的诗句。
  • 田雉:田间的雉鸡,象征生机。
  • 啼鸦:乌鸦的叫声,象征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作者通过鲁太师庙的描绘,表达对古代教化的怀念与对当时社会弊端的反思。

诗歌鉴赏:

《鲁巷太师庙》是一首以鲁太师为引子,表达对古代良好教化的向往与对社会现状的深思的诗作。诗中开篇即以“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引出主题,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和无形性。接着,通过对鲁太师庙仍有祭食的描绘,表现了古代贤者的影响力之持久,虽然历经千载,依然在民间留下深刻的烙印。

而后,作者对比了古代与当代的风俗,“岂如文俗土,朱墨坐浮沉”,表达了对当代文人浮华的失望。诗中对“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的批判,更是直接揭示了人们为眼前利益而忽视深重危害的现实。

最后,诗人走在祠堂下,感慨万千,发出“感激为悲吟”的叹息,感受到社会的凋敝与自然的凋零,田间的雉鸟不再驯服,乌鸦满林,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教化作用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善教邈无迹:良好的教化虽无形,但影响深远。
  2. 其流在民心:其流传于民间,深入人心。
  3. 君看鲁太师:你看看鲁太师庙的情况。
  4. 庙食犹至今:庙里供奉的祭品至今仍在。
  5. 岂如文俗土:岂能与当今的文人和风俗相比。
  6. 朱墨坐浮沉:文人的作品在历史中浮浮沉沉。
  7. 趋营止目前:人们趋附于权贵,只顾眼前利益。
  8. 不顾患害深:不顾潜在的深重危害。
  9. 去汉馀千载:自汉代以来已千年。
  10. 此弊竟相寻:这种弊病依然在延续。
  11. 我行道祠下:我走在祠堂下。
  12. 感激为悲吟:心中感慨,吟唱悲伤之词。
  13. 不见田雉驯:田间的雉鸟不再驯服。
  14. 啼鸦空满林:乌鸦的叫声在林中回荡,令人心生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教化比作流淌的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雉鸟象征生机,乌鸦象征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鲁太师庙的怀念,反映了对古代教化的尊重与对当代社会弊端的批判,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真正良好教化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鲁太师庙:象征古代良好的教化与文化传承。
  2. 庙食:代表着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
  3. 朱墨:象征当代文人的浮华与短暂。
  4. 田雉: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好。
  5. 啼鸦:象征凄凉与失落,反映社会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维的《鲁巷太师庙》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古代教育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爱情的思考
    • D. 对历史的无奈
  2. 诗中提到的“朱墨”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墨水
    • B. 文人的作品
    • C. 古代的教化
    • D. 社会风俗
  3. 诗中“田雉”和“啼鸦”分别象征了什么?
    • A. 和谐美好与凄凉失落
    • B. 富饶与贫困
    • C. 繁荣与衰落
    • D. 生机与死亡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将《鲁巷太师庙》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的诗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但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境,而韩维则更注重文化教化的影响与社会风气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韩维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阮郎归 署斋晚眺 阮郎归 秋思 阮郎归 元夜作 阮郎归 阮郎归 阮郎归 阮郎归 余以嘉庆癸亥就婚于长沙郡署,阅今三十九年,旧游重历,距先室之殁一星终矣 阮郎归 上海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喜而赋此 阮郎归 阮郎归 为灵雏题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非折 停停 一言订交 人字头的字 柳街花巷 閠字旁的字 批办 止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爱惜羽毛 赈穷济乏 哑语 包含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娴的词语有哪些 破釜沉舟 任意 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