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0:48
风惨云低月欲堕,路上荒村愁僻左。
萧条横道屋三间,伛偻迎门僧一个。
夜深山换声砉然,恐来吹灯不敢眠。
明朝踏雪又西去,千叠万重山屈盘。
风声凄惨,云层低垂,月亮似乎要坠落;
路旁荒凉的村庄,愁苦地偏在左侧。
萧条的横道上,只有三间空屋,
一个佝偻着身子的僧人迎在门前。
夜深了,山中传来砉然的声响,
恐怕会有人来吹灭灯火,我不敢入睡。
明天再踏雪西行,千山万水曲折盘旋。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踏雪”一词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行旅的艰辛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在孤独的环境中对自然的感受与思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境。
李流谦的《突永年镇僧居》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萧瑟的山村夜景。诗中通过风、云、月、村庄、僧人等细节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又沉静的氛围。开头的“风惨”与“云低”便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阴郁的环境,月亮的“欲堕”不仅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接着,诗人描绘了荒村的景象,三间屋子与迎门的僧人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传达出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夜深山换声砉然”一句中,诗人对夜晚的描写不仅呈现了自然的声音,更隐含着对未知的恐惧与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明朝踏雪又西去”则表达了诗人即将继续旅程的决心,尽管前方是千叠万重的山,但他仍然勇敢面对。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执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和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生命的思考与即将踏上旅途的勇气,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风惨”指的是:
A. 风的速度很快
B. 风声凄凉
C. 风和云的关系
诗人夜里不敢入睡的原因是:
A. 害怕黑暗
B. 担心有人来
C. 想继续旅行
“明朝踏雪又西去”中,“踏雪”意味着:
A. 穿越雪地
B. 享受雪景
C. 收集雪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