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遣兴示彦博》

时间: 2025-07-29 13:19:19

诗句

信脚随藤杖,穿林复过桥。

聊休读书眼,小纵坐禅腰。

老木成阴遍,枯泉赴汲遥。

龙孙吾手种,先我到云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9:19

原文展示:

信脚随藤杖,穿林复过桥。
聊休读书眼,小纵坐禅腰。
老木成阴遍,枯泉赴汲遥。
龙孙吾手种,先我到云霄。

白话文翻译:

信步行走,脚下踏着藤杖,穿过树林又过了桥。
随便休息一下,读书的眼睛稍作放松,坐下打个盹。
老树的阴影遍布,干涸的泉水遥远地流去。
我亲手栽下的龙子,早已长到云霄之上。

注释:

  • 信脚:信步而行,指的是随意行走。
  • 藤杖:用藤制作的拐杖,象征老年人行走的工具。
  • 聊休:稍作休息。
  • 小纵:稍微放松身心。
  • 老木成阴:老树的树荫,象征岁月的积累。
  • 枯泉赴汲遥:干涸的泉水,远远地流去,象征时间的流逝。
  • 龙孙:龙的后代,这里可能指代希望和未来。

典故解析:

“龙孙”一词常用来比喻有作为的后代,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对后代的期许与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但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流谦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中,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的思考与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随意行走、读书与打坐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信脚随藤杖”,便带出了诗人那种随性而行的心态,藤杖的使用暗示了诗人的年岁与智慧。接下来的“穿林复过桥”,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心境的开阔。

在“聊休读书眼,小纵坐禅腰”中,诗人提到阅读与禅坐,体现了其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宁静的向往。尤其是“坐禅”的提及,更增添了诗人的哲思与沉静。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老木成阴遍,枯泉赴汲遥”,老树的阴影象征着岁月的积累,而干涸的泉水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最后一句“龙孙吾手种,先我到云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期待自己亲手栽种的希望能够茁壮成长,超越自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后代的美好寄望,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信脚随藤杖:诗人步履轻松,藤杖象征年老,暗示诗人的悠闲和智慧。
  2. 穿林复过桥: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中自由穿梭的情景,展现自然的美丽。
  3. 聊休读书眼:表示诗人有意休息,读书的眼睛显得疲惫。
  4. 小纵坐禅腰:稍作放松,坐下静心,体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
  5. 老木成阴遍:老树成荫,象征岁月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
  6. 枯泉赴汲遥:干涸的泉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7. 龙孙吾手种: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望,自己所种下的希望。
  8. 先我到云霄:愿望所种的希望早于自己成长,达到高远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信脚随藤杖,穿林复过桥”表现出优美的对称。
  • 比喻:老木、枯泉等意象生动形象,富有哲理。
  • 拟人:泉水的“赴汲”,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后代的美好期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藤杖:象征老年和智慧。
  • 树林与桥: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交融。
  • 老木与枯泉: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龙孙:承载着希望与未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流谦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的“龙孙”象征什么?

    • A. 祖先
    • B. 后代与希望
    • C. 自然
  3. “老木成阴遍”中“阴”指的是什么?

    • A. 黑暗
    • B. 树荫
    • C. 阴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的背景。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有着悠然的生活态度,侧重于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内容不仅帮助读者理解诗词的深意,还为学习古诗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四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二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一 薛又洲携杖山行图 春尽舟中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同前拟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 奉和喜雪应制 奉和元日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翔捷出 遮前掩后 收文 川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包含燥的词语有哪些 纸结尾的成语 釆字旁的字 忙促 四点底的字 辱身败名 訏谟定命 轩序 歹字旁的字 蜕留 劗踒 河汉无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