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5:26
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
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
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万姓百姓聚集在这小小的地方,八公山却已不知身在何处,路途漫长。
从中原北望,已是尘埃暗淡,边疆地带秋天来临,枣子又成熟了。
阴风猎猎,似乎在征召那些骨骼,茫茫的夜月下,传来鬼魅的寒声。
老兵指着曾经俘获敌人的地方,我在岘首的残碑前,带着泪水缅怀往昔。
诗中提到的“岘首残碑”可能指代古战场的遗迹,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凉。八公山是古代著名的战地,诗人通过对碑的追忆,唤起了对往昔战争的反思与哀伤。
作者介绍:吴龙翰,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情感真挚,语言精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以八公山为背景,回忆往昔的战斗与牺牲,表达对故人和历史的怀念。
这首诗以八公山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感慨。开篇用“万姓丛居一弹丸”引入,展现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百姓的无奈。接着,诗人从中原向北方望去,目睹尘土飞扬的景象,反映出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边地秋来又枣丹”一句,暗示在战火纷飞之中,仍然有生机与希望的存在。阴风与鬼声的描写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最后,老兵的指点与泪水的流淌,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记忆的沉重,让人感受到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借用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表现了对生命、战争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猎猎阴风”让风具有了生命感,增加了诗的情感力度。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珍惜,强调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万姓丛居一弹丸”意指:
A. 地方广阔
B. 地方狭小
C. 人们生活幸福
D. 战争频繁
“猎猎阴风征骨乱”中的“阴风”象征:
A. 好运
B. 战争的凶险
C. 自然的美好
D. 人的欢乐
诗中表达对历史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怀念
C. 欢庆
D. 不在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战争与边塞的情感,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历史与生命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