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1:03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春天过后,草木茂盛,田园里满是耕作的身影。
我斟酒自饮,和农夫聊得很开心。
忽然听说荆山的隐士,时常出现在桃花源里。
有时我看到采柴的人经过北谷,也有卖药的商人来西村。
村子里的炊烟在黄昏时分升起,通往村庄的榛树小路上有归来的行客。
我在路上遇见了熟悉的朋友,依旧是往日的模样。
我们偶然见面,欢喜地停下聊天,关切地叙说着离别的情感。
他对我说,要让我飞向扶桑,轻松展翅高飞。
可惜我运气不好,只能独自留在这荒草之地。
我既嘲笑接舆的狂妄,又怜惜孔丘的遭遇。
世间万物趋利,我所追求的却是闲适与宁静。
我在西山下休息,门前鲜有人迹。
不知何时能再回到清溪边,与你一起炼制丹药。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孟浩然与王维齐名,被称为“王孟”,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孟浩然隐居生活的一段时间,反映了他与道士的相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时代背景上,唐代社会变革频繁,士人多追求隐逸,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及对自然的向往。
《山中逢道士云公》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洞察。诗中的春天气息、丰盈的田园景象,勾勒出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开头描绘了春余草木繁盛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与道士的相遇中,诗人不仅回忆起往日的友谊,也在交谈中流露出对人生的省思。道士的理想与诗人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后半部分则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诗人选择了追求宁静与闲适,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浮躁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孟浩然的隐逸情怀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生命宁静的追求。诗人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寻求一种内心的和谐与安宁,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思想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花源”象征什么?
A. 理想的生活
B. 繁华的城市
C. 战争的地方
D. 学校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着诗人希望_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社会浮躁的不满。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