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4:19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作者:孟浩然 〔唐代〕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归来后我躺在青山之中,常常在梦中游荡于清都。
漆黑的园子里有傲慢的官吏,善良的朋友在招呼我。
书架上挂着神仙的符箓,画屏上描绘着山海的图景。
我对着酌酒的霞光,仿佛进入了蓬莱的仙境。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逸少,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号称“王孟”。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浩然与王昌龄聚会时,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官场的厌倦,表达了对友谊和清新自然环境的珍视。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诗。孟浩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诗的开头“归来卧青山”便带有浓厚的隐士情怀,表现了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常梦游清都”则引入了道教的理想境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和超脱的渴望。
接下来的句子中通过“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诗人对官场的讽刺与对友好的珍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随着“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的描写,诗人将道教文化元素融入自然景观,构建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最后一句“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更是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深化,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孟浩然淡泊明志、追求自然和内心自由的精神特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谊及道教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官场的厌倦,展现了一种超脱、宁静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归来卧青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城市生活
D. 战争生活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中的“蓬壶”象征什么?
A. 官场
B. 自然
C. 理想的仙境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惠好”指的是:
A. 朋友
B. 官吏
C. 自然
D. 书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材料和分析可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的诗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