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一百首 其十四 庄子》

时间: 2025-04-26 20:53:37

诗句

夸大帝传由,形容蹠侮丘。

仅饶聃禦寇,共载一虚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37

原文展示

夸大帝传由,形容蹠侮丘。
仅饶聃禦寇,共载一虚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夸大帝王的传说,描绘了一个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形象,然而却只能在形状上侮辱大地。即使有老子(即聃)来抵御外敌,最终我们还是只能共乘一只空虚的船。

注释

  • 夸大:夸赞、夸耀。
  • 帝传:帝王的传说或传记。
  • :指脚掌,这里引申为形状或形式。
  • 侮丘:侮辱大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无视或轻视。
  • :饶恕、宽容。
  • :指老子,春秋时期的哲学家。
  • :外敌、侵略者。
  • 虚舟:空船,象征着空洞无物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俊,号景星,宋代著名诗人,理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抒发哲理。刘克庄的诗歌多受道家、儒家思想影响,常常融入个人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是刘克庄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人心惶惶的时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开篇,通过对帝王传说的描绘,揭示了权力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压迫。诗人用“夸大帝传由”来暗示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虽然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却缺乏真正的实质和价值。接着,诗人用“形容蹠侮丘”来表达对自然的轻视,似乎在说,尽管位高权重,最终也不能征服自然或获得真正的尊重。而“仅饶聃禦寇”则暗示即使有老子这样的智慧者来保护自己,最终也难免与外敌同舟共济,陷入无力抵抗的境地。整首诗透出一种无奈与悲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夸大帝传由:帝王的传说被夸大,暗示权力的虚幻。
  2. 形容蹠侮丘:形象上对大地的侮辱,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无视与轻蔑。
  3. 仅饶聃禦寇:即使有老子这样的智者来抵御敌人,暗示智慧与力量在现实中往往无济于事。
  4. 共载一虚舟:最终只能同乘一只空船,象征无所依靠的孤独与渺小。

修辞手法

  • 夸张:通过夸大帝王的传说,强调权力的虚妄。
  • 对比:将帝王的威仪与自然的无情进行对比,反映了人类的渺小。
  • 象征:虚舟象征着空洞的权力与无实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对权力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帝王传说的批判,反映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帝王: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 大地:代表自然,喻示着生命的本源。
  • 老子:象征智慧与哲理。
  • 虚舟:象征空虚与无依无靠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聃”指的是谁?

    • A. 孟子
    • B. 老子
    • C. 荀子
  2. “共载一虚舟”的意思是什么?

    • A. 共同乘坐一只真实的船
    • B. 共同承受一种空虚的状态
    • C. 共同迎接外敌的挑战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个人的理想与现实
    • B. 自然的力量
    • C. 帝王的伟大

答案

  1. B. 老子
  2. B. 共同承受一种空虚的状态
  3. A. 个人的理想与现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生态度的反省,但刘克庄更多地关注于权力与自然的对立,而陶渊明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选读》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浦水阁 吴伯叙 书太乙编年卷尾 寄仵判院八首 宿水陆寺 春郊即事 暮春述怀 牢城述怀 苦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将 隳肝沥胆 疾恶好善 负险不臣 齒字旁的字 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宗的词语有哪些 自觉自愿 酒后吐真言 涸泽之蛇 包含时的成语 反犬旁的字 顾恨 干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驻在国 外壤 提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