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03
选冠子 闻秋虫有感
作者:朱茂 〔明代〕
半枕留寒,一帘凝露,四壁秋虫愁听。
凄其诉月,断续吟风,不管孤眠不稳。
还似初离别时,絮语喁喁,柔情耿耿。
助幽怀作出,悲凉情绪,伴他长恁。
记那日步袜宫弯,苍苔移印,写尽梧桐清影。
回廊笑织,曲槛鸣丝,携手红楼娇俊。
谁分今宵对伊,荒馆败篱,唤人孤另。
叹行云何日,重逢枉忆,露台玉井。
在半枕之上感受寒意,窗帘上凝聚的露珠,四周传来的秋虫声让人忧愁。
它们凄凉地诉说着月亮的故事,声声断续如同风吟,不在乎我孤独的睡眠不安稳。
这感觉还似当初离别时,耳边呢喃细语,柔情依旧。
这幽幽的思绪,悲凉的情感,伴我长久难去。
记得那日我在宫弯中走过,青苔留下了足印,描绘出梧桐的清晰影像。
回廊中笑声缭绕,曲槛上丝竹之音,携手在红楼中显得娇美。
今夜谁能与我对面,荒凉的馆子、破败的篱笆,呼唤那孤独的身影。
叹息行云何时才能重逢,徒然回忆露台和玉井的旧时光。
作者介绍
朱茂,明代著名词人,擅长词曲,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回忆往昔的情感。随着季节的变迁,秋虫的鸣叫引发了他对离别与相聚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这首《选冠子 闻秋虫有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思念的情绪。开篇的“半枕留寒”引入了寒冷的夜晚意象,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冷清。接着,秋虫的愁鸣更是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层沉重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无奈与伤感。
诗中反复提及的“离别”与“重逢”构成了情感的主线,形成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对过往的回忆中,不仅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失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叹行云何日,重逢枉忆”的句子,带有一种无奈的哲思,时间流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在不断变化。
整体来看,朱茂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结合了自然与人情,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世界。通过对秋虫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情感的深度,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反映了人在面对孤独与思念时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深邃而又动人的情感氛围。
诗词测试
诗中“秋虫”代表了什么?
“记那日步袜宫弯”中的“宫弯”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思念情感的意象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无题》(李清照)与《选冠子 闻秋虫有感》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从个人的孤独与思念入手,展现了在自然景象中引发的深思。李清照的词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细腻的情感,而朱茂的词则融合了对自然的描写,形成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