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屠希笔》

时间: 2025-04-29 22:48:22

诗句

屠希一笔价必千,绍兴初载海内传,高皇爱赏登玉几,求书蚤暮常差肩。

一朝希死子孙弱,岁久仅可售百钱。

宣城晋陵竞声价,外虽甚饰中枵然。

鸣呼世事每如此,使我太息中夕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8:22

原文展示

屠希一笔价必千,
绍兴初载海内传。
高皇爱赏登玉几,
求书蚤暮常差肩。
一朝希死子孙弱,
岁久仅可售百钱。
宣城晋陵竞声价,
外虽甚饰中枵然。
鸣呼世事每如此,
使我太息中夕起!

白话文翻译

屠希的书法一笔就值千金,
在绍兴初年已经传遍海内。
高皇非常喜爱他的作品,亲自登上玉几欣赏,
他求书时早晚都得肩负书卷。
然而一朝屠希去世,子孙却无能,
岁月久了,书法作品只值百钱。
宣城和晋陵的书法竞相抬高价格,
外表虽然华丽,内里却空洞无物。
唉,世事总是如此,
不禁让我在夜晚叹息而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屠希:指屠希,宋代著名书法家。
  • 千金:形容价值极高。
  • 高皇:指宋高宗赵构,他对书法有很高的鉴赏力。
  • 玉几:玉制的书桌,象征高贵。
  • 求书:请求书法作品。
  • 子孙弱:指后代无能。
  • 宣城、晋陵:地名,宣城和晋陵都是著名的书法之乡。
  • 枵然:空洞,缺乏内涵。

典故解析:

  • 绍兴:指的是宋朝的一个年号,表现出时代背景。
  • 高皇爱赏:反映了当时文人受尊重的社会状况。
  • 鸣呼世事:表现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爱国主义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旨,尤其以诗歌闻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屠希这一书法家的钦佩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才易逝的悲叹,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艺术市场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屠希笔》通过描写屠希的书法价值及其在世间的变迁,表达了陆游对艺术的尊重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开篇以“屠希一笔价必千”引出屠希的书法技艺,展现了书法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绍兴初载海内传”则表明他的名声早已远播。随后提到高皇的喜爱,进一步强调了屠希的艺术成就以及书法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屠希的书法作品在他去世后却贬值,诗人通过“子孙弱”一语揭示了后代的无能和对传统艺术的漠视,令人深思。最后,诗人感慨“世事每如此”,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感叹和无奈。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艺术和文化的颂扬,也是一种对世事变化的哲学思考,显示了陆游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屠希一笔价必千:屠希的书法作品极为珍贵,一笔就值千金。
  2. 绍兴初载海内传:在绍兴初年,他的名声已经传遍全国。
  3. 高皇爱赏登玉几:高宗皇帝对他的书法非常喜欢,亲自欣赏。
  4. 求书蚤暮常差肩:求书的时间不分早晚,人们都渴望得到他的作品。
  5. 一朝希死子孙弱:可惜屠希一去世,其后代却无能。
  6. 岁久仅可售百钱:经过多年,书法作品的价值仅剩百钱。
  7. 宣城晋陵竞声价:宣城和晋陵的书法市场竞相抬高价格。
  8. 外虽甚饰中枵然:虽然外表华丽,但内里却空洞无物。
  9. 鸣呼世事每如此:唉,世事总是如此。
  10. 使我太息中夕起:不禁让我在夜晚叹息而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求书蚤暮常差肩”与“岁久仅可售百钱”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书法的价值被夸张到千金,强调其珍贵。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展示屠希的书法价值和后来的贬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艺术的价值和社会对艺术的态度,反映了陆游对书法的热爱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屠希的笔:象征着艺术的价值与传承。
  • 高皇:代表着对文人的尊重与支持。
  • 百钱:反映了艺术价值的贬损和社会对文化的忽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屠希的书法价值被形容为:

    • A. 一笔值千金
    • B. 一笔值百钱
    • C. 一笔值万金
  2. 高皇是指哪个朝代的皇帝?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3.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是:

    • A. 宣城和晋陵
    • B. 洛阳和长安
    • C. 杭州和苏州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邱司马》 by 陆游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屠希笔》和王维的《送别》都展现了对人才的珍视及对世事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艺术的价值和传承,而王维则侧重于人际关系的离别与思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书法史》

相关查询

最高楼(寿七十) 最高楼 最高楼(乡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庆劝酒) 最高楼 最高楼 最高楼 归来 最高楼(寿黄宰七月十六日) 最高楼 最高楼 登原白斋中露台 最高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喜怒不形于色 包含踠的词语有哪些 炰鳖脍鲤 至字旁的字 明并日月 乚字旁的字 桷杙 飞利 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辨浴 一子出家,七祖昻天 飠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遐庭 重规袭矩 仰屋兴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