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16
拟古九首 其三
作者: 胡翰 〔元代〕
节节复促促,雄鸣雌自续。
借问此何音,有鸟人不畜。
三文被身体,五采烂盈目。
声谐九成奏,灵出众羽族。
自从阿阁倾,再改岐山卜。
千年不来仪,四野多毈殰。
世德诚已微,天路清且穆。
愿因东南风,吹度玉笙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鸟鸣声,节奏连续而急促,雄鸟高声鸣叫,雌鸟则在后续。请问这是什么声音?有谁能养得起这样的鸟呢?它们身披三种色彩,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声音和谐,宛如九成合奏,灵性超然,来自众多的鸟类。自从阿阁崩塌以来,改换了吉祥的山峦。千年未见的仪式,四方遍地都是战斗的哀鸣。世间的德行已然微薄,天上的道路清晰而宁静。希望借着东南风,将玉笙的乐曲吹送到远方。
作者介绍
胡翰,元代诗人,主要创作古体诗,风格多样,常用古典意象,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诗人借鸟鸣之声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这首诗以生动的鸟鸣声开篇,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鸟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雄鸟的鸣叫与雌鸟的回应,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三文和五采的描写,突显了鸟类的美丽,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诗中提到的“世德诚已微”,则引发对社会现状的思考,暗示道德的沦丧与人心的冷漠。最后,愿望借东南风吹送乐曲,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雄鸣雌自续”中的“雄鸣”指的是哪种动物?
“世德诚已微”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