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3:28
冰蚕三眠休,作茧当具簇。
汉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
蒿疏无郁浥,竹净亦森束。
竞畏风雨寒,露置未如屋。
蚕在寒冷的冬天里安静地休眠,织茧时需要用到的材料要准备齐全。汉北地区的人们用蓬蒿来筑窝,而江南的人则用茅竹来搭建。虽然蓬蒿稀疏,没有什么湿气,而竹子干净且整齐,但它们都害怕风雨的寒冷,露水滴落时,远不如有个屋子来得温暖。
梅尧臣,字冕,号尧臣,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在朝廷任职,崇尚自然,作品多以描写田园风光及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此诗写于梅尧臣对农事活动的观察之际,表现了对大自然和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关注,折射出他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蚕的生活状态,突显了农民在自然条件下为蚕作茧而付出的心血。诗中通过描写不同地区的材料对比,表现出自然环境对农事的影响,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开头的“冰蚕三眠休”,细腻地传达了蚕在冬季的安静与祥和;接着提到采集材料的地方,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农民的智慧。最后,诗中通过“露置未如屋”的句子,表达了对温暖和安全的渴望,隐喻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的手法。通过“冰蚕”与“作茧”的对比,展现了蚕的生命过程;“汉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整首诗通过对蚕的生活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农民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冰蚕三眠休”中的“冰蚕”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蚕
B. 春天的蚕
C. 夏天的蚕
D. 秋天的蚕
诗中提到的“汉北”和“江南”分别代表什么?
A. 南北方
B. 东西方
C. 大城市和乡村
D. 不同的气候类型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温暖和安全的渴望
D. 对友谊的珍惜
梅尧臣与王维的诗歌都关注自然与生活,但梅尧臣的诗更注重农村生活的细节描写,而王维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