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3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35:36
昨日匈奴来告哀,殿门不识桃花开。
今闻君去作吊使,正值雁嗥从北回。
风卷黄云无远近,山留白雪犹枯荄。
归看车马汗流沫,逃暑为传河朔杯。
昨天匈奴来报丧,宫殿门口却不知桃花已经开放。
今天听说你要去契丹做吊唁使者,正遇上大雁从北方鸣叫归来。
黄云在风中翻卷而过,不分远近,山上残留的白雪依然是枯黄的蓬草。
回头看看车马,汗水淋漓,逃避炎暑去传递河朔的酒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律、绝句,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人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得知好友李君锡将前往契丹担任使者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不舍,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局势变化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梅尧臣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以“昨日匈奴来告哀”引入,表明了当时局势的动荡与哀痛,给人以沉重的感觉。接着“殿门不识桃花开”,则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强调了春天的来临与生机的希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在国家动荡之际,个人生活的美好却被忽略。
诗的中间部分,“今闻君去作吊使”,直接指出李君锡的去向,表明了他将去承担重要使命,而“正值雁嗥从北回”则以大雁的归来,象征着思乡与友谊的深远。
后两句“风卷黄云无远近,山留白雪犹枯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受。最后一句“归看车马汗流沫”,则以生动的场景描写,生动展现了旅途的疲惫和对朋友的惦念,进而引发读者对离别的共鸣。
整首诗情感细腻,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与对友人的牵挂,表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忠诚与友情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昨日匈奴来告哀”中提到的“匈奴”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雁嗥”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