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龙隐潭》

时间: 2025-05-06 02:55:03

诗句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5:03

原文展示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白话文翻译

老龙喜欢这潭的幽静,即使没有雨也没有云。
它吐出的涎水流出溪边,腥味飘散在林间。
雷声轰鸣尚未消散,鱼儿和鳖在水中争相游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龙:指年老的龙,象征着力量与智慧。
  • 潭窟:潭水的深处或洞穴,这里指龙所栖息的地方。
  • 吐涎:吐出唾液,形容龙的行为。
  • 溪滑:溪水滑溜,形容水流的状态。
  • 吹腥:发出腥味。
  • 疾雷:急促的雷声。
  • 鱼鳖:鱼和鳖,分别指水中的生物。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涉及具体的典故,但老龙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水、雨、云等自然现象相联系,象征着自然力量的掌控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灵的关注及其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龙隐潭》通过描绘老龙与潭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开头两句“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以简练的笔触刻画了龙对潭的眷恋,显示出潭水的宁静与深邃。诗人通过这句开头,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中。

接下来的“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则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出老龙的存在感。龙的唾液流出,腥味飘散,生动地描绘了潭水的生动气息,唤醒了读者的感官。

最后两句“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则增添了紧张感,雷声的轰鸣与水中生物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动态与生生不息的气息。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意象,也引发读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总体来看,梅尧臣通过细腻的笔触与生动的意象,将老龙与潭水的情感交融,表现出自然界与生灵之间的深厚联系,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龙恋潭窟:老龙对潭水的依恋,体现了他对这片自然的眷恋。
  2. 不雨亦不云:潭水的宁静,无需雨水和云彩的装点,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3. 吐涎出溪滑:老龙的吐息流转于溪水,描绘了潭水的生动。
  4. 吹腥隔林闻:腥味穿过树林,增强了诗的气息感。
  5. 疾雷驱未去:雷声仍在,暗示着自然的威力与动荡。
  6. 鱼鳖竞纷纷:水中生物的活跃,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拟人:老龙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潭水的喜爱。
  • 对仗:如“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
  • 比喻:老龙象征着自然力量,潭水则是灵魂的栖息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老龙与潭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龙:象征力量与智慧,代表自然的主宰。
  • :象征宁静深邃,蕴含着生命的秘密。
  • :代表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鱼鳖:象征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龙对潭的感情是什么?
    A) 喜爱
    B) 恐惧
    C) 无感
    D) 厌恶

  2. 诗中提到的“疾雷”象征什么?
    A) 平静
    B) 威力与动荡
    C) 和谐
    D) 安宁

答案

  1. A) 喜爱
  2. B) 威力与动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龙隐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梅尧臣更侧重于生灵的活跃,而王维则强调宁静与孤独之美。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具有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集》
  • 《古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龙帅宴王公明) 鹧鸪天(湘江舟中应叔索赋) 鹊桥仙(安仁道中雪) 清平乐(阳春亭) 清平乐(萍乡必东馆) 点绛唇(同曾无玷观沈赛娘棋) 点绛唇(和翁子西) 朝中措(丁亥益阳贺王宜之) 武陵春(和王叔度桃花) 忆秦娥(和刘希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拙于用大 肥田 空臆尽言 龙山落帽 禾字旁的字 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察颜观色 乌曹 夕字旁的字 泰来否往 宏伯 寸功 厂字头的字 建之底的字 風字旁的字 寸晷风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